学习与修养通用
学习与修养21世纪是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使教育更好适应我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学习与修养 21世纪是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 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基 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使教育更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急需建 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 的教育真正做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特点 从技术层面考察,现代教育技术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是: 1.快捷性。现代教育技术能使信息的存储、传递和呈现方式及时迅速。网络能使 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和广度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使地球在网络的联结下变成了 “地球村”,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共享同一信息。网终教育的快捷和 信息交流的及时性,不仅为学习者和研究人员节约了时间,而且提高了学习和研究的 效率。 2.丰富性。现代教育技术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在传统教学中,学 生只能通过老师、课本、借阅或购买图书、实验室实验等几种途径获取信息,而有了 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教育的兴起,教育教学资源更加丰 富多彩。有支持教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有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的课程,有用电 子作品创作的各类素材库,有供进行学习评价的试题库反馈系统等。还可以将被感知 事物的发展变化形式和过程,用仿真化,模拟化、形象化、现实化的方式,图文并茂 地、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学习者既能见到原子、分子结构、生物细胞、基因等微观 世界,也能见到宇宙、大洋、原子弹爆炸等宏观过程。使难懂深奥的原理、定理等变 得具体、生动、易懂。 3.自主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 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 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 助者、促进者。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知识论观点。教师角色和主 体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知识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设 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由原来知识容器变为学习主体,成为教学活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