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山水画云水法管理论文

山水画云水法管理论文 知山水而知中国画也。一幅山水画作品,于咫尺之中皴擦点染,表现山重水复, 千岩万壑,似乎变化无穷而又庞大复杂,但若将它解构,则基本由山石、树木和 云水三个部分组合而成。树木和山石是实体,乃是构成山水画的两大基本要素, 云水是虚体,是勾连树与石两大实体的联系纽带并起到整合画面作用。“山以水 为血脉,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烟云而秀媚。”因为云水作为画面中 流动变化的内容,起着调节画面布白的作用,更由于其灵动穿插而使画面富于韵 律,直接体现出画家的灵感与心性。 当代山水画大家孔仲起先生,以善于表现“云水”,尤其是江海潮水而翘楚 于当代画坛,其艺术具有相当的高度与深度。 山水画直接面向自然取景,是“法自然”的,如清代画家梅清所谓“笔师心, 心师目,目师华山”。而自然界的水又分为江河湖海、飞瀑溪泉及水口等多种形 式。依存条件不同,水的形态千变万化,不尽相同,所以对描绘者而言须要理解 和使用多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如宋代著名山水画家、绘画理论大家郭熙在其著作 《林泉高致》中所说:“水,活物也。其形欲静深,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 欲肥腻,欲喷薄,欲激射,欲多泉,欲远流,欲瀑布插天,欲溅扑入地,欲鱼钓 怡怡,欲草木欣欣,欲挟烟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辉,此水之活体也。”因为 水的灵动与形制的不规则性,在山水画创作中,水的表现往往有相当的难度。所 以郭熙又说:“近世画工,……画水则波不过三五波,此不淳熟之病也。”即使 是在山水画巅峰时期的有宋一代,对于水的表现尚且如此难以把握,可见画水之 不易。 而在种种“水“之中,海水、潮水因其难以捉摸的动态和激扬特征,又是最 难表现的。宋代山水画理论家韩拙就在《山水纯全集•论水》中提到:“夫海水 者,风波浩荡,巨浪翻卷,山水中少用也。”这其中的“少用”,主要是指广阔如 江海之水者、灵动之如海潮之水者,在创作中难以表现。 孔仲起说:“我爱行云流水,爱其生气流动,无虑无塞,无碍无际。所谓云 行雨施、海阔天空。”他又说:“大海开阔,海纳百川,具有广阔胸襟的含义。 海水千变万化,惊涛骇浪,起伏不定,汹涌澎湃,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的余地,给 1

腾讯文库精编山水画云水法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