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论语读后感3000字
《论语》读后感3000字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
《论语》读后感3000字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 生活。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 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 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 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 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 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 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 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 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 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 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 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 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 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 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 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 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 学无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