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忧杂货店》有感何以解忧
读《解忧杂货店》有感 何以解忧 ——读《解忧杂货店》有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只要是听到,或读到喜欢之人推荐的书籍,有书名或内容感兴趣的,总要设法买来一睹为快,如李镇西书中
读《解忧杂货店》有感 何以解忧 ——读《解忧杂货店》有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只要是听到,或 读到喜欢之人推荐的书籍,有书名或内容感兴趣的,总要设法买来 一睹为快,如李镇西书中提到的《精神的雕像》,张学青讲座上推 荐的《三十六大》,管建刚文章中出现的《文章作法》等等。 《解忧杂货店》是一位老师在讲座最后出示的,她说非常有 趣,一周后就摆在了我的床头。恕我孤陋寡闻,东野圭吾——这位 日本推理作家界的泰斗,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 说实话,读第一章的时候,有点不懂,不知道作者要讲什么, 尤其是杂货店变成时间的隧道,居然能接通过去,有点摸不着头 脑。 耐着性子读下去,线索渐渐明朗起来,就是不同的人遇到了烦 恼,写信向杂货店的老爷爷求助。晚上递进去,早晨就能得到答 复。他们的烦恼各式各样:击剑运发动月兔,纠结的是继续冲击奥 运会比赛资格,还是照顾罹患癌症的男友;鱼店继承人克郎,挣扎 在对音乐追求的理想与父亲日渐衰老的现实中;绿河爱上了有夫之 妇;浩介面对父母欠债的出逃方案无能为力;高中毕业的晴美在酒 吧做兼职,不知道该不该辞职? 小说的构思特别巧妙,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探讨 爱情与事业,理想和现实,以及亲情与道德的抉择,这些人类永恒 的话题。作者躲在故事的背后,通过一封又一封的信件指引读者去 思考。 最后一封信里,作者借浪矢之口这样说:如果把咨询的人比喻 成迷途的羔羊,通常他们手上都有地图,却没有去看,或是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