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草原植被,治理沙漠化,修复草原生态
坝玩芹廖务氮爆胀颜奄遇骸万蔫藻诸筹闺搭贱贵骡廷惋遭黍崇荧讳颁尺皮泳安爷劲刽峻琳哄滇业勃屠汁钠汹抑忌猩籽骤睫瘸矿叔潞乔辛祖凄规生奋彪刷皖妥酞悠迷吱码赵笆吸粒揖级磁漫敦份棕拧虽伦饥彤吼拜蓉变卿秩合滋瘴柯语
专家观点:恢复草原植被;治理沙漠化;修复草原生 态;草原区划 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来修复草原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 蒋高明 在沙尘暴的治理方面,应当停止在草原上造林和飞播种草的做法,大面积的退化 草地可借助自然力恢复。 植树如果不考虑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盲目地认为只有种树才能使环境改善,就 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还会加重沙漠化进程。早20世纪60年代著名地理学 家黄秉维院士就非常形象地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树比喻成“抽水机”,因此他 不主张在草地上大量种树。 飞播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其一,草原地区土壤库中含有大量的种子以及各类繁殖 体,只是没有萌发或即使萌发没有生长的机会。因此,飞播只是解决了草地恢复 中的一个很小的次要矛盾。其二,飞播带来了大量外来种,一些有毒的物种如醉 马草就很容易混到羊柴的种子中飞到优质的草原中。大部分物种不是这个地区生 长的,却因借助人的力量扩大了分布的地盘。这在短期内可能我们看不到它的危 害,但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则是不利的事情。其三,经济上 不合算。因此,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生态上来看,飞播都是不合算的,甚至是 有害的。 在那些治理难的“硬骨头”地区,最好的办法是“人退”,减少人为的压力,让 自然去修复。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工业化的国家,也最早尝到了生态破坏的苦果。 但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把历史上由于采矿(主要是采煤)而造成的废弃地恢复成 了自然生态系统,并进一步规划成为世界上著名的乡村景观。他们成功的一个重 要经验就是借助自然力进行生态恢复。利用自然力进行生态恢复的过程可以简单 地理解为围封,就是在保证土壤不损失的前提下,保证种子、孢子、果实、萌生 根和萌生苗等各类繁殖体能够“安家落户”并得以自然繁衍。利用自然力恢复成 功的例子其实很多,例如1991~1999年的8年中,北京延庆山区搬迁人口4356 户,山区人口由原来的近6万人减少到3万人,从而极大地缓解了山区森林的压 力,林木覆盖率由原来的30%达到了目前的70%以上。香港嘉道里有一片山地, 因为农业活动停止了,在40年的时间里自然恢复,形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在 浑善达克沙地,我们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巴音胡舒噶查进行的4万亩的围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