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gAAA七颗钻石
《七颗钻石》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2、课时:2二、教学课题: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
《七颗钻石》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2 二、教学课题: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 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通过自主探究、师生交流、发散想象等方法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懂得爱心 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他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三、教材分析: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 文,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以浅显易懂 的语言和清晰有序的脉络,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在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 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之时,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而当得到水的时候却几次让水, 使得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变化的故事。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有爱心、同情心、善良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神奇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