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中连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娄底市中连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正是在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中,先民认识和掌握了指纹的结构与特性,并利用这
湖南省娄底市中连中学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 2021 析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正是在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中,先民认识和掌握了指纹的结构与特性,并利用这 些结构与特性的指代功能,逐渐开发出了指纹的实用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最早使用指纹的国家。美国芝加哥菲尔特博物馆珍藏着一枚 中国古代泥印,印的正面写着主人的名字,反面印有一只拇指的印痕。据考证,这颗罕见 的泥印距今已有2000多年,算是最古老的指印印泥了。很明显,指印在这里代表着“自 己”。 秦汉时代盛行封泥制。那时的人们将竹简木牍作为书写的载体,在送出文书时, 将竹简木牍用绳子捆缚,然后在绳端结合处用泥封闭,泥上加盖官私印章,以防别人偷拆。 据实物资料证实,从西周至秦汉时期,印章与指纹可交替使用,民间无印章者,“盖印时 阑之以指耳”,或同时捺压印章和指印。 契约应用指纹签署的做法大约出现在西汉初期,当初最早的做法是业主在竹简 上“画指”。所谓“画指”,是指由书契人书写契文,在契尾一一开列双方当事人及见证 人、保人(指中间人)等的姓名,然后个人在自己名字下方,按照男左女右的原则,画中 指、食指两节或三节长度的线段,并在指尖、指节位置画上横线,以示契约由自己签署。 有人统计过,在吐鲁番和敦煌出土的汉至五代的契约文书中,凡落款部分尚保存完好的, “画指”签署方式最为普遍。 唐时,指纹已经广泛应用于田宅买卖、婚姻家庭、人口买卖和财务借贷等民事 契约的签署。公元851年,阿拉伯商人索拉罗在他写的《大唐风情》中记载:“此地,无 论谁向人借钱,都要立借票(借据),借债人须要用中指和食指在借票上并排捺印。如果 双方签订契约,那么双方的指纹就印在两纸骑缝处,恰如符木相偶。”唐以后,官府中兵 丁名册、狱词、划供等,均有以指纹为证的文字记载及实物留存下来。宋以后,在人口买 卖契约和离婚修书上,普遍采用捺指纹或是压手印的做法。 这种传统做法沿袭至民国时仍然很普遍,指纹博物馆就藏有这样的文件。那是 民国25年山西人蔚成全卖掉妻女所立的《订婚证书》及《婚约》。原来蔚成全将妻子卖 与同乡覃守荣后,其妻便与覃守荣订立婚约,证婚书上见证人、代笔人等都要签字画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