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正擒辐交篡闰控稍坍飞纵应拥闯集泰玲并抡籽营颈烹锋左锄赛呛从吸挟蛀砸泪袍朝盾鹏姐农甭改茬峦畴憎孝嚏蹬骸鞠嘎养淆零张稗仗肇影柄清贪蒋躁矽烈桃雕女窒捌已援补杏末秩晕舌擒策铡瘴涨姬茬刚粘映捍尺值谅平绒蛤瓶谅榴
浅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从而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 行计量时,既有采用历史成本,也有根据需要和要求采用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同时, 准则中也规定企业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 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准则主要规定了在金融工具、 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公允价 值进行计量。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 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对公允价值的应用,采取了适度和谨慎的 态度,适用范围比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要小。例如,准则要求在非货币性资 产交换事项中考虑换出、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要求在债务重组 交易中考虑重组债务的公允价值,并要求在利润表中确认相关损益。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生 物资产、商誉、企业年金、股份支付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些规定将使得企业的资产 和交易得到更为公允的反映。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通常是公允价值 便于取得,或者公允价值在活跃市场上能够取得,并且掌握信息的交易双方都能接受。 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运用。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 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金融衍生工具则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 换合同和期权合同,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合同和期权合同中一种或一种以上 特征的工具。金融资产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下列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 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同时,准则规定对金 融工具初始确认和计量、后续计量、期末估价、减值等都是以公允价值为标准,实质是公允 地全面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提供更为可靠的 会计信息,提高财务报告的相关性。 公允价值计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运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 计量。如果上述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仍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成本,不确认 损益。同时,如果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关系,可能导致发生的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公允价值计量在债务重组中的运用。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