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本公司危险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特制定本制度。二、动火作业定义动火作业是指公司内在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施以外的禁火区内从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加强本公司危险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特制定本 制度。 二、动火作业定义 动火作业是指公司内在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施以外的禁火区内从事可能产 生火焰、火 花或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包括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 轮、喷砂机等进行的 作业, 三、适用范围 3.1 各种焊接作业及各种金属切割、打磨作业; 3.2 各种使用明火作业; 3.3 各种产生火花作业; 3.4 化工生产装置和罐区连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和电动工具; 3.5 爆破作业。 四、职责 4.1 主要负责人 负责公司全面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动火审批工作。 4.2 负责公司动火作业风险辨识,制定相应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进行教育培 训、安全措 安环部 施交底、安全监督、档案管理等工作 4.3 场所负责人 负责动火现场安全检查、安排现场监管人等工作 4.4 电工/技术部负责动火作业技术支持 4.5 现场作业人员 负责检查负责动火申请、动火作业现场安全条件检查 五、作业前准备 5 」作业前织作业单位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进行辨识, ,安环 部应组 开展作业危害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5.2 作业前应采取措施对拟作业的设备设施、管线进行处理,确保满足相应作业 安全要 ,安 环部 求: a) 对设备、管线内介质有安全要求的特殊作业,应采用倒空、隔绝、清洗,置换 等方式 进行处理; b) 对具有能量的设备设施、环境应采取可靠的能量隔离措施; 注:能量隔离是指将潜在的、可能因失控造成人身伤害、环境损害、设备损坏、 财产损 失的能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隔离和保护。包括机械隔离、工艺隔离、电 气隔离,放射 源隔离等. 5.3 1GB 进入作业现场的人员应正确佩戴满足《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部分:总则》 39800.1 要求的个体防护装备。 5.4 、作业前,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主要包括: 安环 部应对 a) 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采取的具体安全措施 措 与应急 施; b) 会同作业单位组织作业人员到作业现场,了解和熟悉现场环境,步核实 安全措 进一 施的可靠 性,熟悉应急救援器材的位置及分布; c) 涉及断路、动土作业时,应对作业现场的地下隐蔽工程进行交底。 5.5 作业前安环部应组织作业单位对作业现场及作业涉及的设备、设施、工器具等 进行检查, ,

腾讯文库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