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老一中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老一中)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延续诗词的文脉胡妍妍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通”和“化”。中华民族文脉绵

(选自《人民日报》,有刪改)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老一中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 ()2022 16、第二段“乡物家什”“文化磁场”分别体现了古典诗词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析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延续诗词的文脉 17、请简要概括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胡妍妍 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通”和“化”。中华民族文脉绵延,我们于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 的辩证。反叛的、变革的、创新的一派,实际上并未脱离传统的静水流深的给养,反过来,它的反 叛、变革与创新又被巨大的传统所吸纳、包容,成为传统的新质。一部中华诗词史,几乎就是这样不 断裹挟着前进的历史,千江有水千江月,它不因变迁而耗损,却能从一切创造性的变革中增益光辉。 18、根据文意,简要分析文末画线句子的内涵。(6分) ②这样的一条诗词文脉,对用汉语写作的人来说,是迟早要回溯、迟早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打 出来的历史存在;对普通人来说,却是悄然涵养一生,“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场。文学艺术从来不 只是外在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赋予,人们读诗、谈诗、教孩子背诗,并不只是为了寻章摘句、舞文弄 墨,很多时候是在借诗词出入经史、概括情事、教化人伦。从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到暮年的 “却道天凉好个秋”,古典诗词曾经内化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之中,随人生境遇而远近隐 参考答案: 显,有时像是亲切、顺手的乡物家什,张口即来,有时又像是一个隐秘而顽固的文化磁场——多少人 .乡物家什体现了古典诗词日常日用的特点。文化磁场体现了古典诗词具有隐秘的文化感召 16“”“” 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被残破斑驳的碑刻中一句清雅隽蔚的诗文击中,甚至唤起了对从未经历过的历史 力的特点。 的回忆。这就是文化的认同,它清晰地让你看到自己迢递以系的传统。 17.首先,指出延续诗词的文脉靠的是日常亲切可感的阅读;接着,表达了对诗意正在生活中失落的 ③延续诗词的文脉,除却孜孜不倦的训诂考据,靠的就是这样一种普遍的日常的亲切可感的阅 忧思;最后,引述朱自清的话说明读诗对人情感的有益影响。 读。诗是“采风”的产物,口耳相传的诗词曾经让大地上歌声如风,温润徐徐,而今,这风却被现实 18.“心灵上的脂肪”比喻现代人情感浮华欲望过多。“古典的清瘦的风”比喻古典诗词,作者呼吁 推到了远山青黛的那一侧,越来越远,我们正在失落那种生活在“无意的浸淫里”的日子。朱自清先 现代人借助古典诗词来节制情感,延续文脉。 生说:“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乡物家什文化磁场分别体现了古典诗 16“”“” 节制自己的情感。因为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 词的不同的特点。乡物家什强调了诗词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实际存在,是可以随手拈来的日常用 “” 上去。节制自己和替人着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 品。是诗词的日常性。文化磁场有吸引力,强调了诗词对中国人的文化感召力。是诗词的历史 “” 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这个意思。” 性。 ④在诗教陶冶之中,是现实向诗意看齐,是人在模仿诗而不是相反。经由读古典诗词,人将自己 17.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第三段的论述层次分为三层,首先表明“普遍的 投射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思乡怀人、历史咏古,无关乎己却又让自己反复感 日常的亲切可感的阅读是延续诗词文脉的主要途径”;其次指出口耳相传的诗词失落在人们的现代生 念,同理心将我提升到一个超越了“我”的地方,从而能更开阔地看待历史,也能更历史地看待此间 活中的事实。最后引用朱自清的话,论证了诗词在生活中的意义。 的世界。这也是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的道理所在。你得能举一反三,能同 18.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鉴赏句子要注意句子使用的修辞和句子中包含的作者 情同理,从已知理解未知,从过去读出未来,如此才能一起谈论诗。这是诗的门槛,也是诗的情怀。 的情感。本句“心灵上的脂肪”显然是比喻,喻体是脂肪,现代人的心灵上覆盖了脂肪,因此没有心 对现代人心灵上的脂肪来说,是需要吹一吹这来自古典的清瘦的风了。 思去领会古典诗词的美。可见,本体应该是现代人生活的浮躁心理和过多的欲望。“古典的清瘦的

腾讯文库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老一中2022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