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的资料

绪论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1)外在的行为模式; (2)内在的动力组织;(3)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4)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

绪论 人格 1; 2 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外在的行为模式() ;3;4; 内在的动力组织()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等特点 5; ()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 12 三种研究途径()() Clinical approach :临床途径或个案途径,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进行系统深入地考察; 3 () Correlation approach 相关途径,通过统计测量的方法建立不同人格变量间或人格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的关系; Experimental approach 实验途径,操纵自变量,测查其对因变量的影响 12 六大理论观点()精神分析()特质 ::人的无意识心理对他们行为方式的差异起着很大的作用;:人是处 3 ()生物学派 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的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的;: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别 45 ()人本主义()行为主义 差异;:人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认为稳定的行 6 ()认知派 为方式是条件反射和心理预期的结果;: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来解释行为的差异 1 对攻击的看法()精神分析 — ::经典解释是每个人都具有一种无意识的死本能自我毁灭的愿望,但一个健 康人格的人是不会自我毁灭的,所以这种冲动就会转向外面,一共几别人或外部的方式表达出来;后来的解释 说,当人要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一个处于巨大的挫折体验中的人就可能出现比较持 2 ()特质 久的攻击行为;:看重攻击行为稳定性的个体差异,小时候攻击性强,长大后易表现出攻击行为; 34 ()生物学()人本主义 :认为遗传素质是攻击行为稳定性的原因之一;:不承认有些人生来就具攻击性, 认为人本性善良如果能在富足和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所有人都能成为乐观和善的成人,当某些因素妨碍了 这种自然的成长过程时就会出现问题,爱打架的孩子往往是来自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家庭,如果儿童形成不 良的自我形象,他们就可能在遇到挫折时对别人大打出手,解决的办法是给儿童的成长提供充满温暖和尊重的 5 ()行为主义 环境;:人们是像学习其他稳定的行为一样学会攻击行为的,解释行为的关键在于得到犒赏的 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如果攻击性得到的不是惩罚二十犒赏,儿童就会变成富于攻击性的成年人,也可能观察被 (6) 认知 犒赏的行为;:认为人们怎样对这一环境或其他任何环境作出反应,取决于人们怎样对他们作出解释, 有些人比别人更倾向于把这种模糊的情景解释成为收到了威胁,同时也可能以攻击方式作出反应 1 对抑郁的看法() :弗洛伊德认为抑郁是一种转向内心的愤怒,处于抑郁中的人存在一种无意识的愤怒和敌 2 () 意感。每个人都有内在的阻止别人表现出敌意的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念,因此愤怒就转向内心,想自己出气; 特质 :重在查明那些人容易抑郁,预测一个人是否为严重抑郁的最好指标之一是看这个人过去是否曾为抑郁所 3 ()生物学派 困;:抑郁不仅仅是人对环境的反应,有些人可能生而具有抑郁的敏感素质,比一般人更可能 4 ()人本主义 在面临压力生活事件时作出抑郁反应;:用自尊来解释抑郁,人的自尊心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 5 ()行为主义 起来的,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的人就会经常为抑郁所困;:考察导 6 ()认知派 致抑郁环境的类型,抑郁是由于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物所致;:采用社会学习模型,当人们觉得 自己不能控制事件时会用一定的方式解释为什么不能控制,这种方式会保持稳定,经常抑郁的人倾向于以导致 抑郁的方式来解释不可控制的 事件 特质理论 特质 跨时间稳定性,跨情景的一致性 1 发展历程()词汇学假设 ::任何一种特质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描述;描述某种特质的词语越多这种特质就 2 ()因素分析法 () 越重要。奥尔波特,分共同特质和个人倾向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斯皮尔曼, 3 ()卡特尔及其理论 以相关为基础;:研究核心是为了发现有多少不同的人格特质,把相关的特质归类,分

腾讯文库人格心理学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