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途径探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途径剖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由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往教学形式是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途径剖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由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旨 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往教学形式是每位教师独立承担课程全部教学任 务,形成了各自为战局面。此种教学形式存在着明显弊端:其一,教师备 课及教学任务都极为繁重,疲于应付,难以促进教师科研与教学水平提高; 其二,课堂教学均是由十余个班级同时授课大合堂,不利于课堂秩序管理 与维护;其三,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鉴于 此,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2011年秋季开始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而全面改革。此次教学改革主要涉及教学形式、教学 内容与教学管理这三个方面,改革力度大、涉及面广。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1.教学形式改革:小组教学、专题授课。所谓小组教学、专题授课, 就是课程教师以教学小组形式集体备课,分专题教学一种模式。首先,教 研室将教师分为数个教学小组,每个教学小组3~4人,全体教师集体剖 析并制定统一专题讲授计划。然后,各教学小组经集体研讨形成每个专题 讲授大纲。最后,确定各专题主讲教师(每位主讲教师承担两到三个专题), 精心备课。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将以往十余个班同时上课大合堂改为四至 五个班小合堂。每位主讲教师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完成本人负责班 级实践教学任务(每位教师负责7~8个小合堂教学管理);二是为本教学 小组所有班级讲授自己承担专题。 2.教学内容改革:专题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改革上, 第1 页

腾讯文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