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艺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创新
取舍艺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创新 佛山三水中学 周海兰语文教学是-个__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在教学中我们绝不能奢望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要求教师在一节课中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它
―― 取舍艺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创新 佛山三水中学 周海兰 __ 语文教学是-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在教学中我们绝不能奢望一口吃成 一个胖子,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要求教师在一节课中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它充分 __ 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性和渐进性。不论是对教学目标.还是对教学的重难点都必 须做出适当地筛选、正确地取舍。必须从教学需要出发,从语文教学的整体要求 出发,在课堂上大胆舍弃一些(本节课中)细枝末节的东西,即通过对一至两个 目标的训练使学生非常深入、透彻地掌握一两个知识点,争取一课一得。而不是 像我们有的老师那样:课堂上这也是重点那也是要点,这也拾起来.那个也穿进 去。结果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该讲通的没有深人.该突破的又没有突破,该迁移 的没有得到拓展.因此,我是提倡在佩堂上对教学进行大胆取舍的。 取舍是延展而不是放弃。 “” 所谓取舍就好比象棋中丢卒保帅的着法,它从语文教学的全局利益出发, 在一节课中暂时性地把某些知识目标放弃。但绝不真正、永久的丢弃。换句话说, 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更大的进步,更多的收获.最终的目的仍然是让学生筑起 “ 语文的高楼大厦。近几年来由于自己在这方面下过一些功夫,也不断尝到取舍 “” 艺术的甜头。实领悟到了取舍艺术的妙处。 __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我只讲了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语句的 含义这两个问题,对其他的问题只是略讲或不讲。这样教学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__ 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深层次的开掘,真正体会到了文章蕴涵的的基本情 感;另一方面重点突出,有的放矢,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学习热情较高。由 于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两个点上.增加了学生思考的绝对时间和空间,可以把 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去拓展。有时比较,有时联想,这样就无形中又增 ” 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抽柳柳成荫。我认为 __ 课堂上的取舍艺术,是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如果一位语文教 师在一堂课中没有认真做好筛选、取舍工作,那么这节课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___ 这样说呢? 大胆取舍是教材的基本要求从课堂教学的要求来看,教学中必须大胆进行取 舍。教学大纲和教材,都给我们语文教学规定了教学目标,但是这些目标比较大, 也比较笼统,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实施起来都有一些不便,时时都有一种 无从下手的感觉。因此,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能按字、词、句、篇、中心思想、 __ 写作特色的传统课式教学,千篇一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也使学生 越来越感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例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的单元学习目 “” 标是:研究探讨、深人领会。这个目标操作起来是有一定的困难的。研究探 讨字、词、句也行,深入领会篇章、主题、写作特色也行。究其原因目标过大, 不够具体。此外,语文课有那么多的知识点,一节课是不可能上完的。《为了忘 “” 却的记念》一文的教学目标中探讨文章主旨,揣摩重点语句这个目标较前就 具体得多。但鲁迅的文章本就难懂,不仅是重点语句不懂,很多的句子都不明白, __ 而且像这样的文章,除了上述两个目标外,还有不少的知识点诸如烈士的优秀 __ 品质,的爱憎等。这些知识不一定有时间一一传授给学生,只能暂时把它们舍 弃。因此在课室上,我们必须有一种大语文观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 暂时地舍弃一些目标,循序渐进地选择一两个目标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 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