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台山育英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育英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15题。12.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经过三个月后到达C处,此

哮西风”影响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育英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参考答案: (252)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12-15DBAB 1.1215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题。 2. 豆腐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以来,它的生产和饮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传播。豆腐的主要原 料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时间太短,豆粒不易 磨细,豆蛋白溶出少;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变酸。下图示意中国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分为 甲至戊五大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ACC() .船只出发时,处是冬季。经过三个月后到达处,此时处为 13.推断福建豆腐生产中心出现时期较早的主要原因是 A.B.C.D. 冬季春季夏季秋季 A.水质较好B.土壤肥沃C.人口迁移D.地缘优势 13() .图中和处相比 ①② 14.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气温C.市场D.技术 A.B. 温度高温度高 ①② 15.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这两 种代表性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 C.D. 温度一样高处温度无法比较 ①②①② A.甲、戊B.乙、甲C.丁、乙D.戊、丙 参考答案: 14() .航行途中记载的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13.C14.B15.B 13.读图分析可知,西汉时期豆腐生产主要是在淮南地区,福建作为豆腐生产中心主要是在宋代开 A.B. 水温和气温越来越高接近目的地时遇上热带气旋 始,饮食文化的传播需要人作为载体,因此区域之间人口的迁移最有可能是福建豆腐生产中心出现较 C.D. 有时正午阳光照射时没有影子过日界线时日期将增加一天 早的原因,故答案选C项。 14.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南方与北方因为纬度不同,热量差异较大,而温度高 15B() .处为加拉帕戈斯群岛,岛上栖息着企鹅和海豹,原因是 低会影响豆子的泡发,温度越高,豆子越易泡发,温度越低,越不易泡发,故答案选B项。 15.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应是习惯的影响。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因此饮食中主要以 A.B. 赤道暖流影响秘鲁寒流影响 驱寒的煨、炖、煲为主,主要对应的为乙地区;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把食物方便携 C.南极冰山的影响D.南半球“咆 带的饼类,不仅容易保存,而且便于牧民的携带,主要对应的为甲地区。故答案选B项。

腾讯文库广东省江门市台山育英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