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人生)真实的李清照
真实的李清照朱熹说:“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李清照是宋代精英阶层中的文化名媛。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生母是宋 神宗元丰宰相王硅的长女,继母是庚午科状元王拱辰的孙女。李清照的公
真实的李清照 朱熹说:“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 李清照是宋代精英阶层中的文化名媛。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生母是宋 神宗元 丰宰相王硅的长女,继母是庚午科状元王拱辰的孙女。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进士上 第,曾为垂相, 是北宋重臣。 李清照在岁时与岁的太学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不是“李清照背后的男人”, 他有自 1821 己的一番修为,他在太学接受过最高水平的古典学习,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文物 收臧家,著有 关于金石收臧整理的学术巨著《金石录》,卷数两倍于欧阳修的《集古录》。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门第相当,志趣相投。她为《金石录》所作的《后序》不但是一 篇流传 千年的文学杰作,也是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其中详细记述了夫妻俩早年的生活嗜好, 中年离乱的遭 遇,金石书画由聚到散的情形。 两人刚结婚时,赵明诚还是太学学生,每月初一、十五去开封相国寺的大市场购置碑文、 书画, 然后夫妻俩一起研究。赵明诚入仕之后,两人的闲暇时间就是一起抄写整理稀世典籍 和亡诗佚史, 一旦发现名人书画和夏商周三代奇器,甚至愿意脱下衣服去换。夫妻二人的游 戏也是需要渊博学识 应对的:吃完饭,坐在归来堂烹茶,指着堆积的书史,猜某事在某书某 卷,第几页第几行,以猜中 决胜负,为饮茶的先后。 在这种智识相当的伴侣型婚姻里,李清照有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并且她没有孩子,比 其他妻 子有更多的时间献身于写作。 宋代士大夫阶层对待女性受教育的态度并不是一片光明,他们虽然乐于赞美女性在学习 上的聪 慧,却不愿意她们把创作才华充分施展和传播,。陆游为表亲的女儿孙氏作传时说, 孙氏十几岁时, 李清照自愿教她作诗,但她拒绝了,说“才藻非女子事也”。这种矛盾的态 度也许因为妻子不该被 家庭以外的任何人看见,也因为文学追求中自我表达的取向不符合妻 子的形象。 到南宋后期,理学对女性创作的反对已经被接受,但李清照的词却非常流行。宋代文献 记录了 李清照的词在当年流行的境况。根据《随隐漫录》卷二的记载:“庚申八月,太子请 两殿幸本宫清 霁亭赏芙蓉木犀,韶部班头陈盼儿捧牙板歌'寻寻觅觅'一句,上日:‘愁闷 之词,非所宜听,可令 陈藏一撰一即景快活《声声慢》。,这件发生在年的轶事, 从侧面说明了李清照的作品在歌女 1260 中被传唱。《云麓漫钞》据推测是李清照过世年以后 刊印的一部笔记,其中也叙述了李清照词的 50 流行:“李氏自号易安居土,赵明诚德夫之室, 李文叔女,有才思,文章落纸,人争传之。小词多 脍炙人口,己版行于世,他文少有见者。 除了创作,李清照也研究写词的理论。她逐一评价词坛名家的缺点,认为苏轼“不协音 律”, 晏几道“无铺叙”,柳永虽然协音律但是“词语尘下”,张先、宋祁等人结构“破碎”, 贺铸“少典 重”,秦观“少故实”,黄庭坚“多疵病”。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这种行为被 士大夫们看作是自 恃有才,藐视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