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其一)扬州慢长相思思考题赏析诗词主旨关键词
新城道中(其一)1、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晴,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雨声呢? (诗人正打算到山里去,阴雨连绵的天气就突然放晴了。一方面是“东风”成了善解人意,“我
新城道中(其一) 1、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晴, 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雨声呢? (诗人正打算到山里去,阴雨连绵的天气就突然放晴了。一方面是“东风”成了 善解人意,“我”要进山,东风马上吹散阴霾,为进山创造了条件,使“我”心 想事成,有隐曲委婉表达之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诗人准备进山,急切期盼天 晴。所以对檐间没完没了的“积雨”声特别厌烦,特别敏感。所以,雨一停,他 首先感到的是檐间滴雨声被“吹断”了。) 2、在诗歌的第二和第三联中任选一联,试分析其意境美。 (第二联:①第二联描写远景,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绵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 挂着铜钲。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 采。③同时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山行之乐。 第三联:①第三联描写近景,野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②诗人以拟人 的手法,写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着欢 快的气氛。③同时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山行之乐。) 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比喻,以“披絮帽(戴丝绵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挂铜盘)”分别比喻“岭 上晴云”与“树头初日”。拟人,在沐浴了一场春雨之后,“野桃”向着朝阳笑 脸迎人,“溪柳”在春风里翩翩起舞。出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迷人的晨 景,穿山越岭,再往前行,才看到了桃花、竹篱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第二 联写野外远景,第三联写农家近景。) 4、尾联:诗人正为满山花木左顾右盼,忽见西面山间几缕炊烟袅袅上升,那里 的农妇,有的正在烧饭做菜,有的已经提着饭篮走下山来。山下平原上,早有人 吆喝着牛儿,趁雨过天晴,忙着春耕了。 这样优美的山野风光,这样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世间最快乐的,恐怕无过于此 了!诗人这个想法并不合乎那个时代的社会实际,但从中可以领会,他在这次山 行中确实感受到了极大的乐趣。 6、 热爱自然,快乐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