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检测“论述类文本阅读”仿真高考练一
专题检测 “论述类文本阅读”仿真高考练(一) 一、(2018·湖北八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 ①“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 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 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②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 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 原丝路。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 上的重要角色。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 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 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 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 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 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 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本国贵族享用, 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 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因此,这一时 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回纥道”……丝绸之路上民族 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④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 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 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 县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⑤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 茶不仅输入西方,也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饮茶逐渐成为北方与西部民族的习俗。在 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