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德育课程发展趋势
新时期德育课程发展趋势德育现状诊断道德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现实,我国中小学德育处于滑坡状态。德育认识观念问题 德育认识片面性,“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
新时期德育课程发展趋势 一、 德育现状诊断 道德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现实,我国中小学德育处于滑坡状态。 (一) 德育认识观念问题 “” 德育认识片面性,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 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 象。中小学德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 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 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二) 德育目标问题 德育目标大而划一,没有形成明显的目标序列,缺乏针对性,德育目标的倒序化现象 依然存在,道德认识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规律,遵循着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阶段的发展历程。 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小学的要求过高,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序列。在德育实施过程中, “” 为了追求高大的目标,很多教师趋向于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学生的基本道德要 求被忽视。 (三) 德育内容问题 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 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 “” 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 30 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丰富的德育内 容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如何整合极为广泛的内容,推进学校德育课 程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 德育方法问题 “”“ 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思想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 ” 善诱去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 “”“” 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内在机制对立起来。因而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 “”“” 而短于放与导。所以,如何把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系统化、常规化,使广大教师习 以为常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五) 德育队伍建设问题 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何,关键在于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有的教师忘记了自己是人类灵魂 的工程师,仅仅以自己的才识去教书,却不能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去教育人,以自己的品 行去影响学生;有的教师在自己的日常具体行为上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 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却不能先做到,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 德育课程发展趋势 面对当前德育现状,加强德育工作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一是改革德育内容,增强德 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改革德育方法,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三是处理好德育 手段的现代化问题,德育要增强实效性。四是处理好社会实践问题。了解目前德育工作存在 的问题,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德育工作的关系,借鉴世界各国德育工作的指向,我认为 以往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新时期中国德育课程将出现以下发 展趋势。 (一) 德育观念的现代化 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市趋于认同的,但在认识上存在不少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