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中学教材全解九年级化学上山东教育版第三单元溶液检测题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溶液 检测题参考答案1.A 解析: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白醋、白糖和食盐溶于水,与水都能形成溶液。2.A 解析:碘酒中的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3.D 解析:溶液必须是混合

第三单元溶液检测题参考答案 1.A 解析: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白醋、白糖和食盐溶于水,与水都能形 成溶液。 2.A 解析:碘酒中的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3.D 解析:溶液必须是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纯水就不能看作是一 AB 种溶液,错误;将蔗糖和食盐同时溶于水中形成的溶液中就同时存在两种溶质,错误; C 气体也可以作溶质,如盐酸就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错误。 4. A5.A 解析: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降低;小苏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 高;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6.D 解析:分子的大小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改变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隙。 7.D A 解析: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错误;面粉与水混合后形 B 成的是悬浊液,久置会发生沉降现象,故错误;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该溶质,但还可以 C 再溶解其他的物质,故错误;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 D 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故正确。 8.D 解析: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质和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大 多数固体,升高温度可使溶质继续溶解,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9.B 解析:把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向 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增加硝酸钾至不能继续溶解,或恒温蒸发水至饱和(因是一定温度下, 所以不能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添加硝酸钾固体时,溶质和溶液质量都增加,溶质质 量分数变大;恒温蒸发溶剂时,溶液的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10.D AD 解析:相同温度时,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故不正确, 正确;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浓溶液是指浓度比较 B 大的溶液,这种溶液还可能继续溶解溶质,故不正确;对于大多数固体,升高温度可使 C 溶质继续溶解,但也有少数固体,比如氢氧化钙溶液,降低温度才使溶质继续溶解,故 不正确。 11.D 解析:由于溶液是均一的,所以瓶内各部分溶液的颜色都相同;溶液又是稳定的,所 以不会有固体析出。 12.D 解析:溶液不但具有均一性、稳定性,而且必须是混合物,如纯净的水是均一、稳定 A 的液体,但不是溶液,错;配制溶液时,搅拌只能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有关,与是否搅拌没有 B 关系,错;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这与溶质的种类以及温度有关, CD 错;某些物质溶于水后其水溶液的凝固点会比纯水的凝固点降低,使积雪不易结冰,正 确。 13.A 解析:生石灰溶于水后能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且熟石灰微溶于水;浓盐酸的密度和 质量分数都不知道,无法确定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碳酸钙不溶于水,形成的是悬浊液。 14.B 20 36 g20 100 g 解析:℃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可以这样理解:℃时,水中最多 36 gA20 136 g36 gB20 能溶解氯化钠,正确;℃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错;℃ 10036C20 36 g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正确;℃时,将氯化钠 100 gD20 溶解于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正确;还可以理解为:℃ 36 g100 g 时,要使氯化钠完全溶解,最少需要水。 15.C =100 g×10%=10.0 gA 解析: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故正确;在称量具有腐蚀性、 B 易潮解的物质时,必须将药品放在玻璃器皿中,否则会腐蚀托盘,故正确;实验中用到 C 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故错误;溶液配好后应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

腾讯文库配套中学教材全解九年级化学上山东教育版第三单元溶液检测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