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三首》教学有感(教师中心稿)

《<诗经>三首》教学有感(教师中心稿) 《<诗经>三首》教学有感(教师中心稿) 云南省砚山县一中 田锦宁 今天上新课。也就是第三册的第一课《<诗>三首》。这是《诗经》中的三篇典范作品。《氓》是一首弃妇

《<诗经>三首》教学有感(教师中心稿) 《<诗经>三首》教学有感(教师中心稿) 云南省砚山县一中田锦宁 今天上新课。也就是第三册的第一课《<诗>三首》。这是《诗经》 中的三篇典范作品。《氓》是一首弃妇的怨诗,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 的口吻,倾诉了她从恋爱、婚变到决绝的经过。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 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 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无衣》是一首慷慨激 昂的军歌,反映了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昂扬斗志 和爱国精神。《静女》生动地描写了青年男子与心爱姑娘的一次约 会。 读《诗经》,又是要注意字音,又是要掌握节奏,又是要领悟感情, 又是难以理解。开始读时很费劲,学生都不太喜欢。有一个学生还问 我《诗经》里面的诗为什么会这么难读。有的人字想着读这样的音, 但偏要读别的音,如“将子无怒”的“将”不读“jiang”,而读 “qiang”,“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说”不读“shuo”而读 “tuo”(脱)音。我说,要是那么好读,就不是《诗经》了,就不是 中国最早,最古老的诗了。同时,还必须让学生明白,诗是需要反复 诵读的,不通过反复诵读,就不会读出诗中丰富的感情。《诗经》里 的诗,就是只有通过诵读,才会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在这三首诗中,最值得玩味的是《氓》中的第三和第四章。“桑之未 落,其叶沃若。于之鸠兮,无食桑葚。”先以葱茏茂盛的桑树写照少 女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觉醒的爱情,把恋爱中

腾讯文库《<诗经>三首》教学有感(教师中心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