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引领式教学
“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模式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一)创设情景,出示任务 一个好的任务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上课前,教师首先必须重视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教学环境,把教学
“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模式 任务引领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一)创设情景,出示任务 一个好的任务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上课前,教师首先必须重视精心设计教 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教学环境,把教学内容设置成对于学生来说很 有“意义”的“任务”。然后在上课时,将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 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 务的迫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结构及内容的安排应该非常熟悉, 要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合适的“任务”作为教学目标,为学生提出具体可行的学习 任务,使他们有用武之地,而且任务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 供了多样化的发展空间。通过这些“任务”的创设,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进 一步理解,而且能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 (二)分析任务,明确方法 任务展示后,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或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做。而 是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找出哪些是学过 的,自己已经会做了;哪些是新的知识,自己还不懂;哪些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 决的。学生通过相互讨论,会发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从而找出完成“任 务”的最佳方法。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 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不但能促 成知识的迁移,又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 趣。例如,在“苗木移栽”的学习任务中,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讨 论过程中引导他们根据苗木的地径,计算所挖土球的直径与高度,然后确定包扎 的方法:如井字形、五角形、网络形等,最后确定种植穴的大小,进行移栽。 (三)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是有 限的。”可以说想象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一般专业课程的 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时必须与本地实际挂钩,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竭力为学生创造“学做结合”的 机会,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开拓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这样,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动手的能力,增强了他们 的成就感,使他们愿意去主动探究。 在“任务引领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体现的是“以任务为引领,以教师为 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在教师布置任务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分组 交流、讨论,协作完成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指导作用。 如“土球包扎”学习任务中,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按预先确定的方法完成包扎任 务,然后提交作品,这样能更好地体现出“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中自主探究的 真正内涵,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时前时后走”,为学生点拨引导, 指点迷津,甚至有时可以让学生走了弯路,碰了壁后再回过头来,寻找出解决问 题的最佳办法,才是“任务引领型”教学的本质。 这样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都充分发挥了出来,而且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显现出合作学习的优势,而且教师作为小组成员参与 学习与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平等了师生关系,在教师的参与和帮助下让不同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