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黄德鸿:“学者”的意义吴春燕 季轩学者报国“成为一名学者”是黄德鸿青葱岁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民族中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2021 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黄德鸿:“学者”的意义 吴春燕 季轩 学者报国 “成为一名学者”是黄德鸿青葱岁月时种下的一颗种子,后来成为其一生矢志不渝的 追求。 在广雅中学就读高中时,黄德鸿受国文老师梁同寅的影响颇深。梁同寅在讲解曹丕 《典论·论文》时说,“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 穷。”一个人的生命有限,荣华富贵及身而止,但学术之成就,可以垂及久远,惠及后人 ——梁同寅强调做学问的好处。此番声情并茂的讲解深深感动了黄德鸿,他内心开始憧憬 学术之光。 大学时代,黄德鸿便在求学志愿表上填上了“学者”二字,入读中山大学法学院社会 学系,“以为社会学就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于是就报了社会学。”毕业后,他考上了 当时的“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社会部”,从事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黄德鸿回到学校任教,先后于中山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担 任副教授、教授,后任教于暨南大学。黄德鸿曾以黄远之、黄乙平等笔名,撰写了许多学 术论文,这些文章后来结成论文集出版,书名为《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 从社会学转到经济学研究,黄德鸿的说法是,“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对经济学 的研究比社会保险更有意义”。 1948年,黄德鸿还曾获得去联合国工作的机会,“无论是从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那 都是我人生转折的好机会。但当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我们还要建设国家,我希望我学 到的东西能够用在这上面”。于是,黄德鸿放弃了高工资和优越的研究条件留在中国。 把脉工业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面对着如梦似幻的经济风云,黄德鸿挥手拨开迷雾,探索广 东经济发展方向。他目光如炬,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之外。论文一篇篇分量十足,字字珠 玑,句句铿锵,对我国和广东省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