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2024 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留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考生务必将答题内容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现代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留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务必将答题内容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与杜甫是唐诗史上并峙的两座高峰,难分高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白其人其 诗相对而言更符合当代诗坛的想象和审美规范,一路看涨的行情始终绵延至朦胧诗的黄金时期。20世纪90 年头以来,状况却悄然发生了变更——诗人们在向西方诗歌大师们学习的同时,起先推崇古典诗人杜甫, 他被酷爱的程度甚至远超李白。 “杜甫热”缘何突起?它既是对20世纪80年头写作弊端的定向反拨,又是对20世纪90年头以来新 的现实状况的主动应和。一方面,80年头的诗歌在哲思、想象区域肆意高蹈,陷入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大 词”中无法自拔,从本质上悬置了日常存在和本真现实,教训深刻。另一方面,90年头从一般事物中挖掘 诗意已成大势所趋,尤其是新世纪发生的非典、雪灾、海啸、地震等一系列事务,更从灵魂层面触动了诗 人蛰伏在心底的悲悯意识和担当情怀,促使他们在创作中思索诗歌如何“及物”,重建诗与现实的关联。 那么,杜甫诗歌原委在哪些层面对当下诗歌有所“唤醒”呢? 迥异于李白“云端感”剧烈的诗,杜甫置身地面,在人群之中用生命歌颂。他诗中那种关注现时现事 的“深刻的当代性”品行,对当下诗坛的深度唤醒最为显豁。杜甫诗歌对一般人命运的凝眸与摩挲,堪称 质感鲜活的“及物”写作,如“三吏”“三别”直面斗争引发的生离死别、民间疾苦。他“以时事入诗” 的特质和敢于担当的人格,启示着当代诗人从身边的人物和事务等平凡的对象世界发觉诗意,贴近、切入 现实和人生的中心。 杜甫当年融叙事于抒情的艺术尝试,成为20世纪90年头以来新诗创作和指责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必 需承认,诗对“此在”阅历的占有、对困难问题的处理,远不如其他叙事文类富裕从容。对此,早在唐代 的杜甫就有所觉察,并尝试合理汲取叙事文类的技巧,以事态抒情规避诗歌文体的先天不足。20世纪90年 头以来,随着诗歌向日常生活俯就,诗人愈发意识到生活原本是叙述式的,对它最醇厚的处理方式不是虚 拟阐释,而是叙述与描述。于是向杜甫的叙事做法学习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王家新要在诗歌中“讲出一个 故事来”,张曙光差不多用陈述句式写诗,臧棣以《燕园纪事》作为诗集的名字。 杜甫的写作看法对当下诗人也有着隐性却深刻的内在启悟。杜甫一生与诗不离左右,将诗歌作为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