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美卓博爱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乐山市美卓博爱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蛋白质由n条多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相对
进行染色体复制,B错误。分裂间期,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只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 四川省乐山市美卓博爱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细胞中部会形成细胞板,D正确。 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401.5 点睛: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在细胞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 题目要求的。) 二是在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质均分方式不同。 某蛋白质由 1. n条多肽链组成,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含b个碱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能力,其原因是() 4. 基对,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B.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 A.2/3ab-6b+18n B.ab /3—(b/3—n)×18 能 C.(1/3b—a)×18 D.ab /3—6b C.提供了反应开始时所需的活化能 D.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B D 2. 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 略 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 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5. 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的数目分别为 B.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A.3 和3 B.3和2 C.2和3 D.2和2 C.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参考答案: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C 参考答案: 6. 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原生(初级)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什么( ) C 从题中的信息看,该现象体现出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 状,所以选C。 【考点定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实际病例的原因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两张方式的掌握。基因 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两种方式,一是控制蛋白质(非酶)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性状,二是通过控制酶的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3. 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 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A. 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B. 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 参考答案: C. 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 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A 参考答案: 【考点】F4: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是一个有简单群落向复杂群落演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优势种 D 不断代替劣势种的过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生物量越来越多. 植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错误 A 。分裂间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