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 精品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主要有以下区别: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如果双方不存在协商订立契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主要有以下区别: 1 、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 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如果双方不存在协商订立 契约的意思表示、没有书面协议,也不存在口头约定,而是根据章程的规定而 产生的一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具有整分合一性质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 应当认为是劳动关系而不是劳务关系。 2 、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关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经济法调整,而劳动关系则 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调整。 3 、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 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关系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时都是 法人或组织;劳务关系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是法人、组织、公民,也 可以是公民与法人、组织。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在第一部分适 1“‘’ 用范围中对此进一步界定,其中第条:劳动法第二条中的个体经济组织是指 ”1994 一般雇工在七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年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如何确认临时 1994109 工用工主体的复函》(劳办发〔〕号)中曾经指出,私人包工负责人也是 20XX624 用工主体,即私人个人也可能成为劳动关系中的用工主体。但是,年月 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废止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如何确认临时工用工主体两 20XX108 个复函的通知》(〔〕号)中明确废除了上述复函。因此,自然人不能 以个人名义成为劳动关系中的用工主体,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必须为经过工商登记的 个体工商户。 4 、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间不仅存在着财产关系即经济关 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 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如考勤、考核等)等,成为 用人单位的内部职工。但劳务关系的双方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 系,彼此之间无从属性,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没有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 支配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各自独立、 地位平等。这是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最基本、最明显的区别。 5 、是以谁的名义实施工作以及由谁承担责任不同。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以用人 单位的名义进行工作,劳动者属于用人单位的职员,其提供劳动的行为属于职 务行为,构成用人单位整体行为的一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法律责任,与劳动 者本人没有关系;劳务关系是提供劳务的一方以本人的名义从事劳务活动,独 立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在提供劳务过程中纯粹是由于自身的过错给第三人的人 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的,该损害与雇主无关。

腾讯文库员工管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