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十二五农业源减排对策与措施管理学论文
浅析我国“十二五”农业源减排对策与措施_管理学论文 摘要: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存在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
“”_ 浅析我国十二五农业源减排对策与措施管理学论文 摘要: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管理基础较 为薄弱,存在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完善,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缺少有效技术、 政策和资金支持,难以建立市场化机制等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论文要通过 大力推广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通过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源,减排,对策,措施 1 、农业源污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水环境尤其是饮用水水源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业环境保护 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管理基础较为薄弱,存在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完 善,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缺少有效技术、政策和资金支持,难以建立市场化机制等问题。第一 COD 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显示,在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中,农业源和总氮排放量分别 1324.09270.46 为万吨和万吨。根据笔者计算,若将总氮折算为氨氮,氨氮排放量约为 91.81COD43.753.1 万吨,因此,农业源的氨氮分别占全国排放量的%和%。农业污染已 : 成为影响我国水环境尤其是饮用水源安全的首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养 殖的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排放;种植的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不合理和过量使用; 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就近水体,引起 水质污染。农业污染具有量大面广、瞬时性强、构成复杂等特点,其产排污量削减与控制技 术成为目前环境领域的重大技术挑战,也是我国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瓶颈。 2“” 、十二五农业源减排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强化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物控制应从源头着手,通过不断改良农业优良品种、 优化种养方式、提高种养技术、强化管理、合理规划等措施从源头减少单位产量污染物的产 生量,从源头有效遏制污染物排放。 2.2 强化资源利用。现代农业污染的根本问题是种养业分化割裂,各自依赖化肥、饲料 输入,造成全国性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理和利用,无组织排放严重。因此,推进农业废弃物 “” 资源化利用是十二五农业源减排的主要途径。农业废弃物要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 化的原则,畜禽粪便以肥料化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利用,种植业废弃物以肥料化、能源化、 饲料化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利用,畜禽养殖业污水以能源化、无害化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利 用与治理,农业径流经农业生态系统原位处理生态回用为主要手段进行综合利用,以减少污 染物排放。 2.3 强化末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坚持农牧结合、种养林平衡的原则,根据承纳污 染物的土地数据合理规划确定养殖规模及污染治理水平。结合地区特点选择适合的污染治理 技术,以工程手段为辅、生态治理为主的方式进行治理,开发低成本污染治理技术,提高污 染治理水平,从而保证农业减排各项指标任务顺利完成,全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蔓延的态势。 2.4 坚持合理规划,实现种养平衡。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区农业发展规划,做到地区内种、 养平衡,保证农业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建设废弃物临时储存设施,解决循环利用中 的时空不平衡问题。对于以农业资源化利用为主要手段的养殖企业,配套建立粪便污水处理 减量和贮存设施。例如,通过建设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有机肥加工厂,减少农业废弃物体 积和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