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八年级政治教案第三课优良的意志品德2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磨炼坚强的意志。知识与能力:了解磨砺意志的方法,能也能用这些方法去初步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学过程:1.导入:他山之石1863年,列夫·托尔斯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磨炼坚强的意志。 2. 知识与能力:了解磨砺意志的方法,能也能用这些方法去初步培养自己良好 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他山之石 1.导入: 1863年,列夫·托尔斯泰紧张地投入了史诗性巨著《战争与和平》的创作。为 使自己的创作忠实于历史,他搜集和积累了大量历史文献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历 史研究。不仅如此,他还专门访问了1812年战争的参加者,亲自巡视了当年鲍 罗金诺战场,并在那里草拟了写作计划。尽管这样,托尔斯泰的创作仍然面临着 难以驾驭的困难。他自己说过,这本书的创作“放弃了无数次,又开始了无数次”, 经过无数次修改,直到1869年秋,这一里程碑式的作品才宣告完成。 思考:托尔斯泰为什么能完成巨著,成为一代文豪? 情境二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期曾一度沉湎于奢华和挥霍,荒废了学业, 还留过级。后来,他决心同自己的软弱意志作斗争,制定了《发展意志守则》, “使肉体的需要完全接受意志的鼓励”。他强迫自己完成每天该完成的工作,坚 持每天记日记,并重读以前的日记,用来进行自我监督,终于锻炼出坚强的意志。 思考:托尔斯泰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智慧小语 :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需要在生活中自觉磨砺!初中生处于磨 砺坚强意志的最佳时期! (设计意图:说明成功需要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需要在生 活中自觉磨砺。) 展示课题:《第三框磨砺坚强意志》 2.新授: 重读经典越王勾践被迫臣服于吴以后,力图报复。为了磨砺志气,不忘屈 辱,他“悬胆于户,出入尝之”,又“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攻之以水”,以激 励自己不忘复兴大事。在勾践的发愤努力下,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越国终于从失败中重新崛起。公元前473年,勾践大举攻吴,击败吴军。此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