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区域电力通信网管理论文
区域电力通信网管理论文 未来的三峡电站,主体工程设计装机18200MW,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 站之一。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后,三峡电站将与华中、华东及四川电网联网,供 电范围半径为1000余km;继而促成以三峡电站为中心,以华中电网为依托的全 国大电网的形成。伴随三峡电力的外送,使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控 制系统的重要文撑网络——电力专用通信网的合理构成及可靠性,便成为一个不 可忽视的问题。 针对三峡电站通信网的设计,结合葛洲坝电站通信网形成的历史经验,及当 前通信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谈几点看法。 1长江委初设中的三峡区域通信网 三峡工程是一个集发电、防洪、航运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枢纽,三峡电站是 其中的主体部分。在长江委的初设方案中:分别服务于发电、防洪、航运的各个 部门,都通过各自的程控交换机,以中继线的形式相互连通,从而形成一个统一 的通信网络——三峡区域电力通信网。 1.1布局 从左岸生活办公区域起,依次有永久船闸、升船机、左岸500kV交直流换流 站、左岸电站、泄洪闸、右岸电站、右岸500kV交直流换流站等。各区域通过横 贯三峡大坝和西陵大桥的两条光缆,形成一个环状路的传输网络,连接着若干用 于生产调度的调度交换机,和用于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的行政交换机。 由于三峡与葛洲坝水利枢纽之间紧密的梯级联调关系,三峡左岸经高速公路 至葛洲坝、和自葛洲坝大江500kV开关站沿输电线至三峡右岸的两条路由的光缆 将两个枢纽紧密相连。 1.2网络结构 传输上是以光缆为主干路由的同步数字传输系列(SDH)将各个区域连接而成 为两个互联的环状网络。网络容量为STM-1,传输速率为155Mb/s。按区域可分 为内环和外环,内环为三峡坝区内各通信站点连接形成的环路,外环为三峡坝区 与葛洲坝之间连成的环路。两环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连接,亦具备自愈能力。 交换上是以各生产区域的调度程控交换机组成的生产调度交换网,和办公生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