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执教者:冯超【文本分析】这首词是辛弃疾回到南宋十多年后的作品,在这期间他的官职频繁调动,但却并没有得到抗 金的机会。在这首词中,集中的表现了他的复杂情绪:故国沦陷、国耻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执教者:冯超 【文本分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回到南宋十多年后的作品,在这期间他的官职频繁调动,但却并没有得到抗 金的机 故国沦陷、国耻未除的仇恨和焦虑, 故乡难归、流落 会。在这首词中,集中的表现了他的复杂情绪: 江南的漂泊感,英雄无用的压抑感,壮怀无人理解的孤独感,英雄生命虚 度及遭受政治风雨打击的 失落感。 艺术特色上多用典故,并表现出其独有的刚柔相济的风 格,即豪放刚健与深婉雅丽的结合。 【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柳永、苏轼的词,初步对词这种题材有了认识;另一方面,现代多 媒体信息 接受方式令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浅层,对文字的阅读容易滑向粗略,难以体会词人的 细腻情感变化。 【教学目标】 1 .把握辛弃疾在词中表现“登临意”的复杂情感。 2 (意象、动作、用典)与知人论世。 .掌握辛弃疾抒发“登临意”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重难点】 着重把握用典表现出的辛弃疾的情感,并能分析其形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为何登临? (5min) 辛弃疾本是山东济南人,为何他会登临南京的赏心亭呢? 【知人论世,介绍辛弃疾背景经历】 二、请同学自由诵读全词,要求读准字音,弄清词的大意。全班齐读。 (3min) 三、“登临意”是什么? 30min) ( 1 展示同学们预习中写下的问题。主要聚焦到词的主旨一一即表达的情感这一问题上, 这用原 . 词中的表述就是“登临意”。小组讨论,请结合具体诗句,说一说词中“登临意”是 怎样的意绪? 7min) ( 2 .根据同学发言内容,进行补充与总结。 23min) ( 四、教师示范诵读,全班齐读。 (2min) 五、如果你是宋朝皇帝,你会如何看待辛弃疾的‘登临意'? (5min) 【关于词人形象的深入和典故的多面性】 【附录】 一、词牌及用韵分析: 【词牌】 《水龙吟》出自李白诗句〃笛奏龙吟水〃。一百零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第九句第 一字

腾讯文库《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