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罗泾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整式的复习(第2课时)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整式的复习(第2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全面、更系统化。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主要是计算)的掌握。3.经历复习回顾知识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
整式的复习(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全面、更系统化。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主要是计算)的掌握。 3.经历复习回顾知识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重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与巩固 (1)同类项的定义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例:k取何值时,与是同类项? 要使与是同类项,这两项中x的次数必须相等,即 k=2. 所以当k=2时,y与是同类项. 如果一个多项式中含有同类项,那么我们常常要把同类项合并起来,使结果得以简化.把多项式中 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例: 概括:不难发现,合并同类项实际上就是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把各同类项的 系数加以合并.因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可以概括为: 例: 求多项式的值,其中x=-3. (2)去括号的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例:(1)(x+y-z)+(x-y+z)-(x-y-z); (2). 补充: 通过观察与分析,可以得到添括号法则: 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 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例:(1)=3x-(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