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强化村小建设 实现全区教育均衡发展 ——淮阴区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近几年来,我们以市区教育局工作计划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

强化村小建设实现全区教育均衡发展 —— 淮阴区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几年来,我们以市区教育局工作计划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全区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村级小学工作为重心,以 落实教学五环节精细化管理为保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积极贯彻落 实《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做了大量富有 成效的工作,全区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推进。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益 随着合班并校工程的顺利完成,全区学校处数的减少,原先的“中小——学区 ——村小”三级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区教育局审时度势,注重 学校管理机制的创新,在全区推广了淮阴街道的“中心小学——村小”两级管理模 式,教育管理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狠抓了村小管理队伍建设,要求做到“五不”, 即职能不错位、管理不缺位、工作不空位、行动不让位、重心不移位;村小有了管 理自主权、教学评估权、教师岗位聘任权,实现了村级小学的管理实体地位,极大 地调动了村小工作的积极性。各街道在强化“刚”性管理的同时,注重“柔”性管 理、“人”性管理,在一些管理细节上为村小“松绑”,切实发挥村级小学的实体 作用。 在“中心小学——村小”两级管理模式中,我们狠抓了四支队伍:校长——教 研室——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各街道中心(实验)小学始终坚持村小工作以教 学为中心不动摇,加大村小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切实保障教 育教学工作和管理的正常开展。全区进一步完善了教干研教制度和听评课制度,强 化了研教务教意识。上学期,全区校长均能深入一线,做教学报告,有3人兼任学 科教学,1人兼任考试学科,听评课人均30余节,切实发挥了领导上课听课的榜样 和引导作用。全区建立了业务教干包靠教研组制度,学校业务领导包靠教研组,参 加教研组每周六的业务活动,集体备课记录有包组领导的签字,包组领导的业绩与 教研(备课)组的业绩进行捆绑评价;建立了业务领导包扶村小、包扶弱班制度, 定期参加村小教导会和班会,将包班领导的业绩与所包对象的成绩进行捆绑评价。 高都、罗西街道将教干例会开到村小,先听评课再布置有关工作,极大调动了村小 工作的主动性。 各学校高度重视街道教研室建设,在强化基本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档次, 在“专业化发展”上下功夫,确保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等职 能作用的发挥。在2006年市教研室星级乡镇教研室评比中,我区有2处教研室被评 为三星级乡镇教研室,2处为一星级教研室,成绩位居全市第一。各学校实行了教研 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学科教学(教研)成绩捆绑制,督促教研员包点到校,深入第 一线,开公开课,做报告,搞培训,解决实际问题。教研员在工作中深入学习,读

腾讯文库淮阴区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