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全国卷近5模拟试题分考点汇编 玻璃、陶瓷和水泥(含解析)

玻璃、陶瓷和水泥1、下列解释实验过程或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氧化铝坩埚:Al2O3+2NaOH2NaAlO2+H2OB.刻制印刷电路时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2Fe

玻璃、陶瓷和水泥 1、下列解释实验过程或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氧化铝坩埚:Al2O3+2NaOH2NaAlO2+H2O B.刻制印刷电路时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2Fe3++Cu=Cu2++2Fe2+ C.打磨后的镁条置于沸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Mg+2H2O(g) Mg(OH)2+H2↑ D.向KI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双氧水,溶液呈棕黄色:2I﹣+H2O2+2H+=I2+O2↑+2H2O 【答案】D 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和C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22 A.密度之比为11∶16 B.体积之比为11∶16 C.分子数之比为1∶1D.摩尔质量之比为11∶16 【答案】B 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 ②(NH)CO; ③AlO; ④Al(OH); ⑤Al。 342323 3 A.全部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两性金属,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弱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铵盐,都能和强酸、 强碱反应。 4、下列解释过程或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普通石英坩埚:SiO+ 2NaOH NaSiO+ HO 223 2 - — + B.在海带灰的浸出液(含有I)中滴加HO得到I:2I+ HO +2H== I+ O↑+ 2HO 222 22 222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或黑色)保护层:3Fe +4HO FeO+ 234 4H 2 D.“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和“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放出氯气: --+ ClO+Cl+2H== Cl↑+HO 22 【答案】B 5、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功能。例如,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 3+ 2+ 不易吸收的Fe转化为易吸收的Fe,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不稳定性 【答案】C 6、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为纤维状,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对纤 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玻璃在一定条件下拉成极细的丝,可用于纺织宇航服等,但其拉伸强度却接近同强度的 钢 B.玻璃纤维易断,不能用于纺织 C.碳纤维化学性能好,耐酸碱腐蚀,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 D.氧化铝.氧化硅.碳化硼等也可拉成纤维,做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答案】B 7、根据水泥、玻璃和陶瓷的生产过程,总结出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 ) ①原料一定是含硅元素的物质; 1

腾讯文库高考化学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