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9课《满井游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9《满井游记》【教学目标】1.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2..学习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3.感受北国初春景象,领会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有关学过

29《满井游记》 【教学目标】 .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 2学习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3.感受北国初春景象,领会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有关学过的游记,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测学生的诵读情况及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1)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袁宗道、弟袁 中道,并称“公安三袁”,后人称他们为“公安派”。 (2)写作背景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 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 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 一片冷石也。” 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也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 情也格外高涨。(1598),他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的信,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 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 使他颇感苦闷,更使他感到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 闲,有空暇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时注意语速、停顿、重音、节拍。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 3、试概括文章三部分的内容。 本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初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意趣。 第一部分(1):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 第二部分(2):郊游的所见所感/“满井春色。 第三部分(3):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四、研讨交流 第一段: 1.燕地初春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 寒 2.燕地初春恶劣的天气还体现在那里?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不说“寒风”“冷风”而说“冻风”,意在说明寒冷的 1

腾讯文库八年级语文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