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伤寒、副伤寒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永康市伤寒、副伤寒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前言伤寒、副伤寒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传染性强、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多、疾病负担重。我市是伤寒、副伤寒的高发区,多年来发病率一直持续在10/
永康市伤寒、副伤寒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前言 伤寒、副伤寒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传染性强、病程长、易复发、 10/10 并发症多、疾病负担重。我市是伤寒、副伤寒的高发区,多年来发病率一直持续在万 以上,局部地区常有小范围的暴发流行。由于该病存在着健康带菌及病后带菌的特点,在人 口密度高、流动性大、环境卫生差、饮水卫生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未改善的条件下,很容易引 起暴发流行。为提高对伤寒、副伤寒重大和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及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广大 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2.诊断标准 见《传染病诊断标准汇编》。 3.疫情分级标准 根据伤寒、副伤寒流行严重程度及疫情变化情况,以发病范围、数量、病死率等为依据 IVIIIIII 将疫情分为四级,即: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和特别重大(级),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3.1一般疫情(IV级) 71 我市范围天内出现个暴发点(暴发点指: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企业、 752 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天内发生例及以上病例,或出现例及以上死亡)。 3.2较大疫情(III级) 72710-19 我市范围天内出现个暴发点,或县(市、区)范围天内发病例。 3.3重大疫情(II级) 73720-49 我市范围天内出现个暴发点,或县(市、区)范围天内发现例。 3.4特别重大疫情(I级) 75750 我市范围天内出现个以上暴发点,或县(市、区)范围天内发现例以上病例。 4.应急措施 按照《永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分级进行应急处置。 4.1报告 4.1.1接报:实行“首接负责制”,接报时详细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记录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