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术语安全生产: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活动。安全生产条件:满足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及其组合。安全生产业绩: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测量的结果;安全生产能力: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 基本术语 安全生产: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活动。 安全生产条件:满足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及其组合。 安全生产业绩: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测量的结果; 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生产业绩的组合; 危险源: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 合的根源或状态; 事故:造成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 源或状态。 隐患:未被事先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和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对项目安全风险和不利环境影响的管理系统。 劳动强度:劳动的繁重和紧张程度的总和。 特种设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 旦发生事故造成人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特种作业:由国家认定的,对操作者本人及其周围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 因素的作业。 特种工种: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岗位类别的统称。 特种劳动保护用品:由国家认定的,在易发生伤害及职业危害的场合,供职工穿 戴或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有害物质: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及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起因物: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 有毒物质:作用于生物体、能使机体发生暂时或永久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 物质。 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害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失的因素。 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有害作业: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剂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允 许值的作业。 有尘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允许值的作 业。 有毒作业;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 浓度的作业。 防护措施:为避免职工在作业时,身体的某部位误入危险区域或接触有害物质面 采取的隔离、屏蔽、安全距离、个人防护等措施或手段。 个人防护用品:为使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 伤害而提供的个人穿戴用品。(同义词;劳动防护用品) 安全认证;由国家授权的机构,依法对特种设备、特种作业场所、特种劳动防护 用品的安全卫生性能,以及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等进行考核、认可并颁发凭证 的活动。 职业安全: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工作领域及在 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同义词:劳动安全 职业卫生:在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