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比较 探究 边塞诗歌三首 凉州词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

凉州词1教学目标 1、读正确,读通,读有节奏,即字正腔圆的读好古诗。2、了解古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想象画面,体会戍边战士的思乡但不能回乡的情感以及戍边将士豁达的情怀。读出诗意境,唱出感受,达到自

凉州词 1教学目标 1、读正确,读通,读有节奏,即字正腔圆的读好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想象画面,体会戍边战士的思乡但不能回乡的情感以及 戍边将士豁达的情怀。读出诗意境,唱出感受,达到自然成诵。 2重点难点 感受王之涣的《凉州词》的古诗意境,读出自己对这首古诗蕴涵的情感(感受诗悲中不失其 壮的基调)。 3教学过程 (一)导入:迄今1000多年的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颠峰时期.盛极一时的边塞诗,确乎前 无古人,这其中当首推王之涣的《凉州词》。板书:王之涣《凉州词》。读了课题,你有什 么疑问么? 预设:生提问:“凉州”在哪儿?“词”是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为什么两首诗一 样?……(师及时鼓励学生会动脑筋,想问题.) 1、出示唐代地图(标注:黄河,凉州)。师随机介绍“凉州”:地名,指墩煌附近,今甘 肃武威。地处西北,十分荒凉。 2、词呢?唱词。 3、释题:(可以先请学生说)预设:“其实凉州词准确的说,不是诗题。它是凉州曲的唱 词,盛唐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为它填词,便有许多首凉州词了。 4、作者简介:师:你们了解诗人王之涣么? 预设:(1)可以随机指名,请学生说, (2)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或没有查好资料,师介绍。 师:其实《登鹳鹊楼》就是他写的,正是一曲《登鹳鹊楼》和我们今天要学的《凉州词》, 使他跻身于唐一流大诗人行列。出示幻灯片(指名读作者简介)。 过渡:想读读这位人称“小官员,大诗人“的作品么? (二)初读古诗:出示幻灯片,提出读的具体要求: 1、自由读(至少两遍)。 2、指名读,听后评读。(老师或学生评) 过渡:如果说初读古诗的第一步,那么读出感觉,读出味道那才是我们读好诗的更高境界。 1

腾讯文库八年级语文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