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水泥地面起砂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水泥地面起砂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现阶段在我国普通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建筑地面经常采用水泥砂浆面层。在建筑施工中,因受到水灰比例、原材料的搭配和工人施工的工艺等方面的影响,地面起砂现象已成为严重的质
建筑施工水泥地面起砂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现阶段在我国普通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建筑地面经常采用水泥砂 浆面层。在建筑施工中,因受到水灰比例、原材料的搭配和工人施工 的工艺等方面的影响,地面起砂现象已成为严重的质量通病。 1.1 原因分析水灰比配制不当()水灰比过小,致使水泥用量较 2 多,砂浆比较干硬,施工困难,破坏了面层强度。()水灰比过大。 为增强混合料和易性,随意加大水灰比,致使水泥用量过少,表面产 生泌水现象,砂浆强度降低,面层不耐磨,在其表面行走后出现松散 2.1 的水泥灰,产生起砂现象。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水泥强度等级 低,使用安定性不合格、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水泥存放时间过 长,保管不善,出现受潮、结块现象,仍用于水泥地面施工,致使水 泥活性受影响,导致砂浆面层强度降低;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在凝结 硬化时变形过大,大幅降低了整体强度,表面松动,在外力作用下, 2 面层容易脱落、剥离,形成起砂。()砂的粒径过细,含泥量过大。 砂的粒径过细,拌和时水灰比增大,降低强度;砂的含泥量过大,减 小了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在拌制时影响粘结力,降低强度,造成表 3. 面耐磨性降低,产生起砂现象。搅拌不均匀砂浆搅拌不均匀,砂浆 4. 收缩时浇水,吃水不一,水分过多处容易出现起砂、脱皮现象。压 光时间掌握不当没有熟悉水泥硬化的基本原理,安排工序不当或底层 1 较干或较湿等,导致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压光时间过早, 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才开始进行,游离水分还比较多,不利于消除表 2 面孔隙和气泡等缺陷,且会使表面扰动,消弱水泥砂浆面层强度。()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