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永州市东安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永州市东安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材料一:①当前,智能写作在多个领域已得到大量应用,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凡事皆有利弊。 对个人而
2020.2021 学年湖南省永州市东安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 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①当前,智能写作在多个领域已得到大量应用,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凡事皆有利弊。 对个人而言, 它可能会导致信息过量,严重干扰个人生活,以及出现无穷尽的屏幕弹窗和手机短 信甚至骚扰电话,其内容乃 至声音,很多都是由机器自动生成的。在中观上,智能写作的大规模 应用,给文秘、新闻、外语等领域的行业 生态和人才培养带来挑战。尤其是伴随技术应用而来的 浮夸宣传,恐吓教育者和学习者,误导产业规划和教育 决策。在电商行业中,滥用写作机器人“刷 商品评论”“搞黑公关”的现象已露端倪。更严重的问题是,智能 写作中的社交机器人泛滥,恶 化网络生态,会扰乱社会秩序。有西方传播学者调查发现,目前互联网中以 15% 上的信息是由机 器生成并传播的。 ②语言不规范、语言暴力、语言偏见、传播虚假信息等现象都不是智能写作所独有的。但正如从 步枪到机枪, 火力密度的量变引发了战争形态和军事组织的质变。智能写作带来的生产门槛降低、 传播成本消失,有放大人 类语言生活中的许多恶疾的可能,并有可能引发社会生态的变化。更令 人担心的是,目前并没有任何强制性的 公约和法律,去限制它们的扩散和使用。 ③面对这样的境况,如何理性科学估量智能写作的社会作用,预测其未来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给智能技术发 展这匹快马套上科技伦理的笼头是必要之举,且刻不容缓。 (摘编自饶高琦《给智能写作的快马套上科技伦理笼头》)材料二: ①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有消息传出,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 基因编辑婴儿 已于年月诞生。据称,因基因经过修改,这对双胞胎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 艾滋病。然而,这个原本看 201811 起来颇有些轰动效应的“首例”,却很快遭到质疑与反对,大量质疑 指向其后的伦理问题。 ②尽管基因编辑可能对疾病的治疗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但显然,这样的医学行为不是割双眼皮那 么简单,更不 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它关系到人类基因的谱系,关系到每一个人,也蕴含着 伦理风险。而这也正是基因 实验看上去离大众很远,却被舆论高度关注的原因。 ③对于科技上的创新,我们应该支持,毕竟这是人类文明走向明天的方式。不过,也正因为科技 中所蕴含的巨 大能量,让它可能成为一把杀伤力巨大的“双刃剑” C所以,在面对科技的突破时, 不能不保持足够的敬畏。 科学的意义,永远在于展现其天使的一面而非魔鬼的一面,在于为人所 用,而非让人类自毁。这不是反科学, 恰恰是科学的自爱。否则,打开的可能就不是阿里巴巴的 山洞,而是潘多拉的盒子。 ④基因编辑,根本目的应该是服务于人的健康,服务于人的整体福利。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对 答案和解析 〜 、、、、 .【答案】 CBC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