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小石潭记》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语文八下《小石潭记》知识点一、作者及作品简介柳宗远(773-819),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 河东。唐顺宗永贞远年(805)他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失败后,他被贬谪

部编语文八下《小石潭记》知识点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柳宗远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顺宗永 (773-819), 贞远年他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失败后,他被贬谪永州,后乂转柳州,直至死在那里。故又称“柳 (805) 柳州”。 本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在永州,作者一住就是年。作者为了排造郁闷,搜奇觅胜, 10 放情山水,写了许多水游记,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心胸气度寄托在里面。即为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 本文是期中的第篇。其他篇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钻金母潭记》、《钻£母潭西小丘记》、《袁 47 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山城记》。 二、有关的文学常识 1. “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2. 古代四大文体指记、表、铭、说。 3.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 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记”,是古 o 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 情,托物言志。分类: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 行见闻的散文体裁。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④记……事:是 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说明,描写,情绪 三、字音 怡然差 (yl) 俶尔 (chu) 翕 )忽幽 (XI 参差篁 (cen)(cl) 1 互清冽 (ci) 悄怆 (qido) 遂为 (sui) 竹为帽 (hudng) 不可久居(能够,动词) 摇缀 (1W) 日光下澈 (chudng) 垠 (chi) (kan) 2 竹树环合(环绕,动词)以其境过清(因 文言知 (zhui) 。)翠蔓 (ch(man) 3 为,介词) 四、 识积累 4 隶而从者(跟从,动词)形容词)其岸 日光下澈“澈”通“彻”,穿过,透。 (一)通假字 5 势犬牙差互(交错,动词) (二)古今异义 6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1. 全石以为底 古义:离开:今义:往 2. 乃记之而去 3. 崔氏二小生 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4. 不可久居 古义:停留;今义:住 (三)一词多义清:水尤清冽(清澈,形容词)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形容词)可:潭中鱼 可百许头(大约,副词)环:如鸣佩环(玉环,名词)以:全石以为底(把,介词)从:从小丘西行 百二十步(自,介词)差:参差披拂(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四)词类活用 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2. 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 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 七星那样;蛇,像蛇爬行那样 4. 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感到寒 冷 5. 心乐之意动用法,以……为乐 6.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 那样 7. 近岸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五)文言句式 1. 倒装句 卷石底以出。(主谓倒装,即“石底卷以出”,意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全

腾讯文库第10课《小石潭记》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