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开发和利用经验交流材料_2
感谢您的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文物开发和利用经验交流材料 ××省××市××区是文物大区,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以 *南古民居为代表的地面文物,以其分布广、品位高、特色显而受中 外游客的青睐。该区享有“××古建长廊之美誉”,明代古民居数以 百计,清代古民居数以千计。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保 单位3处,市保单位2处,区保单位4处,另外,还有呈坎村、唐模 村两处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此,××区文化部门积极做好古建筑维修、 保护工作,深入发掘文物景点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 文物景区旅游和民俗风情旅游,在文物的开发和利用上取得卓有成效 的成绩:古建筑保护成绩喜人。古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开 展文化旅游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区古建筑门类丰富,数量众多,如古 牌坊、古祠堂、古民居、古村落,但经过几百年风雨的侵袭,古村落 的风貌已遭明显破坏,正从这个意义上该区把古建筑保护工作当作重 中之重之事来抓。建区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文物部门的大力 支持下,采取原地保护和易地拆迁集中保护相结合的方法,筹集古民 居抢救保护资金1000余万元,抢救维修古建筑50余处,建筑面积近 xx0平方米。使该区最有代表性的古民居建筑精品恢复原貌,得以妥 善保护。——在潜口,按照“原拆原建、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 以易地拆迁集中复原的保护方法,搬迁了13处明代建筑至潜口紫霞 山峰,被誉为古民居文物保护的“潜口模式”。1998年,经国家文物 局批准继续在潜口民宅观音山建设清园,集中保护十幢清代古建筑。 13 第页共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