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湘阴鹤龙湖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鹤龙湖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中国文化中的“饥民特征”饥饿是我们畸形的民族魂和病态的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鹤龙湖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1. 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中国文化中的“饥民特征” 饥饿是我们畸形的民族魂和病态的国民性。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千年,习惯成自然,已 经制度化,见怪不怪。饥饿一旦成为我们的基因,渗入我们的血脉,铸造出我们的人格, 那么我们对世界上的一切就采取了“吞下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吞下主义”会 让人丧失理智,不管它能不能消化,先一口吞下再说,哪怕被撑死,有俗语为证——“死 也要做个饱死鬼”。 既有饥饿的尖锐记忆,又有“民以食为天”的潜移默化,中国人的味觉和肠胃系统异 常敏感和发达,中国人的口腔一刻也难以停止运动,形成了习惯。形形色色的“饥饿后遗 症”仍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稍微注意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但凡 餐厅、婚宴等场合,总是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碰杯猜拳声不绝于耳,以至于中国人的那 种热闹不能称为兴奋,而应该叫亢奋。很多外国人到中国餐厅吃一次饭都像经历了一场世 界末日。 一日三餐还不够,宵夜还不够,即使在工作、开会、学习、谈恋爱的时候,中国人也 是茶水、水果、瓜子甚至各种糖果和糕点吃个不停。在中国,任何事情到最后,都演化成 了“吃”这种仪式,连死人也不放过,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西方人扫墓不过一束花而 已,中国人却将宴席摆到坟头上,酒、食、器皿、仪式等一样也不能少,可谓“以饥民之 心,度鬼神之腹”。不过,这些行为也使“吃”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就了中华美食 文化。 我们进餐时抢,乘车时抢,入学时抢,分配时抢……大街上到处都是鲁迅先生所说的 那种鸭子般伸长了脖子的人在寻找一切猎物。我们像蝗虫一样,争抢着眼前的一切,即使 这些东西已经过剩,我们还是要抢,就像一些暴发户买来“茅台”或者“人头马”,喝一 口吐一口。 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个体人格和普遍国民性,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和社 会风气。这个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饥民特征”。在历史和现实中,中国的商人 擅长官商勾结、投机倒把,而不是创新和开拓;企业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采取的是掠夺 1/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