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一)文本细读: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题为“第一朵杏花”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一) 文本细读: 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 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 “” 律。题为第一朵杏花,实际上是从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来说明竺 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1——5 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三部分:自然段讲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 6——15 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自然段讲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 16——17 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自然段讲竺可桢爷爷 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本课的学习,应以读贯穿课的全过程,以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迁 移语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自学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 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是感悟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 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99 .正确认读本课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竺可桢爷爷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他对科学的严谨认真负 责的态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引导学生想象对话时的情景,从而感悟竺可桢爷爷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 .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 力。 2 .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 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们从竺可桢爷爷和小女孩身上受到启发,懂得只有通过精 确、细致的观察,才能准确地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想象训练。

腾讯文库三年级下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