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如何实现从做大到做强的新跨越
高职院校如何实现从做大到做强的新跨越(1) 作者:单嵩麟张成铭王武林翟向阳摘要:高职院校经过近几年的“规模超常发展”,实现了“做大”的历史性跨越。目前,“规模超常发展”阶段已告一段落,高职院校必须“做
高职院校如何实现从做大到做强的新跨越(1) 作者:单嵩麟张成铭王武林翟向阳 摘要:高职院校经过近几年的“规模超常发展”,实现了“做大”的历史性跨越。目前,“规模超常 发展”阶段已告一段落,高职院校必须“做强”。作者从办学目标定位、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 基本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实现从做大到做强的新跨越问题。关键词:高职院 校;做大;做强;新跨越高职院校经过近几年的“规模超常发展”,教育资源迅速扩大,招生数、 在校数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4年全国高职(专科)招生237.43万人,在校生595.65万人, 校均规模达到3209人,高职院校实现了“做大”的历史性跨越。“做大”遵循的是市场规律,符合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三 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目前,高职教育工作重心“规模超常发展”阶段已告一段落,现正进入第二个 战略发展阶段——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做强”。“做强”。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高职院校如何办出特 色,如何办成人民满意的高职,如何实现从做大到做强的新跨越,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 题。一、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社会对技能 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开始从“量”的高速增长转为“质”的 可持续发展,社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大增的同时,开始从“大批量”的需求转向“高质量”的 需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电子、机械、汽车、化工等先进制造业的国内外企业迅速增 长,金融、信息、贸易、旅游、卫生、健康服务等现代业快速发展,为了适应国际和现代化的要 求,这些行业和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仅有数量 上的要求,而且有质量的要求。此外,人民群众对高职教育的期望也由过去的能否上大学转向了能 否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在高职院校规模高速扩张的今天,院校间的竞争由无序化、表面化逐渐变为 综合实力和品牌效应的较量,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的高低与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的优劣已成为学生 择校的决定性因素,这些都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高职院校由于近几年规模快 速增长,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例如,办学机制不够灵活,教学基本建 设,特别是师资和实训条件建设明显滞后于规模的发展,60%以上的学校技能训练项目不能正常开 展。一些学校培养模式还不适应社会的需求,课程体系、实训实习环节等都跟不上形势的变化和用 人单位的需要;教学管理非常薄弱,教学改革有待深入,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尚未健全,产学 合作只在小范围的教学实习上有一点雏形,在广度和深度上尚待推进,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偏弱,毕业生就业率偏低,就业质量不高。个别学校学生厌学、流失等现象屡有 发生,若不及时消除弊端,必将制约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存在的问题和新的形势,教育部 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启动了高职高 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大力加强教学工 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周济部长说: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要从重高职规模发展,转移到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在高职教 育第二个战略发展科学阶段,每一所高职院校都要真正把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财力投入到教学工作 上去,聚精会神搞教学,精益求精抓质量,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 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实现高职院校从做大到做强的新跨越,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