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云作者痴[修改版]
第一篇:都云作者痴都云作者痴,试解其中味——谈我读教《寄小读者——通讯十》的感悟 记得自己还是在中学时代读过冰心的文章《小桔灯》,现在追忆往事,颇有一种“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之感,但当时有
第一篇:都云作者痴 ———— 都云作者痴,试解其中味谈我读教《寄小读者通讯十》 的感悟 “ 记得自己还是在中学时代读过冰心的文章《小桔灯》,现在追忆往事,颇有一种人生到处知何似,应 ”“ 似飞鸿踏雪泥之感,但当时有一句话使我至今难忘: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 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 ” 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那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老师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冰心的主要作品《繁星》 《春水》和《三寄小读者》,但是在当时敏感的心中,冰心一定是一位温文尔雅、仪态万千的女子,一如 与她颇生龃龉的一代才女林徽因。后来,多年后,一个偶然的场合,邂逅了冰心的照片,从幼年到青年、 中年直至耄耋之年,方与自己模糊的想象有了映照。 “ 喜欢冰心,没有任何复杂的缘由,就是觉得一个女子能敢于把自己的真面目示人、敢于把自己的一片冰 ” 心捧给这纷杂的的世界,这就是一种难得的勇气,也是一种罕见的真性情。或许,浩瀚的大海造就了冰心 的热情,慈爱的母亲赐予了冰心的温柔,赴美留学的经历锻造了冰心的坚强,在纷扰的民国的大地上注定 会开出冰心这朵文学奇葩。不同于民国时期的其他女作家,冰心的作品很少反映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 “”“”—— 她崇尚爱的哲学,笃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是一位爱的传播者,她的作品一直贯穿着三个主题 自然、童真和母爱。 —— 这次公开课课题我选择了冰心的一篇著名儿童散文《寄小读者通讯十》。这篇文章我以前曾经读过, 但当时并没有细细品味、深入思考,有一种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感觉。现在再读这篇文章,同时还要思 考如何执教,自己认为品味出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1923 冰心的这篇通讯是她在美国的威尔斯利学院留学期间创作的,在结尾处冰心点明了写作时间 —— 年和写作地点圣卜生疗养院。当时冰心孤身漂泊海外,又身患疾病,既有去国怀乡之忧,又有辗转病榻 —— 之痛,自然会加倍思念世上与自己最亲近之人母亲。在这篇通讯中,冰心用如花妙笔给我们勾勒出了一 幅栩栩如生的圣母像。冰心文中的母亲形象,如同拉斐尔笔下的一系列圣母像,温和纯洁慈爱安详,散发 一种淡淡的爱的光辉。然而,这个母亲不是高入云端、俯视苍生,而是低触尘埃、普济众生。 “” 冰心采用了倾听母亲的叙说与抒发内心的感悟这种二重唱的形式来撰写文章第一大部分,这种形式

![都云作者痴[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esc3E6i8JW4y5PnfSnOxJ.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