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高考”知识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高考”知识本网整理了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高考”知识,希望对你行测复习有所帮助。更多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高考”知识正在复习备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高考”知识 本网整理了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高考”知识,希望对 你行测复习有所帮助。更多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 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高考”知识 正在复习备考的你关于古代的“高考”知多少呢?作为封建社会 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的相关知识,一直是古代文化常识中的 热门。其中考试的顺序和通过考试后相应的称呼,是很多考生记忆上 的一个难点。结合不同的考查方式,专家为大家奉上科举制的知识梳 理和总结。 一、院试 因主要童生参加(童生亦名文童、儒童、儒生、俊秀,但没有年 龄上的限制),因此院试又被称为童生试,是士子进升的第一步。通 过院试之后被称为秀才,获得进入府学、州学或者县学的资格。考试 中的第一名称为案首,其中发布的榜被称为“案”。以明清为例,院 试一般三年内举行两次。 二、乡试 乡试的参加者主要是通过院试的秀才(别称为茂才)、监生(国 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 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中榜者被称为举人,获得举人之后,开始 具备做官的资格,第一名被称为解元。其中发布名次的榜被称为“桂 榜”。乡试,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 举行。具体时间上,因为一般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清代吴敬 梓所著的第一部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大家所熟知的名篇《范进 中举》的范进就是通过了乡试,获得了举人的资格。 三、会试 会试,由礼部举办,一般由获得举人资格的人参加。中榜者被称 为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员,第二三名称为经元。发布的榜称为杏 榜。考试时间上来说,一般在乡试的次年举办,因具体时间一般在三 月举办,所以又被称为春闱。

腾讯文库2019国考行测常识辅导:古代“高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