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沙坪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郴州市沙坪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 题。儒家与现代人生傅佩荣①由孔子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究竟”有何主张?它对现代人还有指导作
⑧在分析中国人的性格时,会发现“群体”的作用远大于“个体”。如果回溯儒家起源,认真研 湖南省郴州市沙坪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究,就会察觉原来孔子的观念是兼顾群体与个体,并且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孔子的观念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对于现代人生仍然深具启发性,其故在此。能由个体的真诚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想才 能真正普遍推广开来。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 题。 (节选自《儒家与现代人生》,有删改) 儒家与现代人生 16. 结合第二段,请概括作者认为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的主要际遇。(6分) 傅佩荣 ①由孔子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究竟”有何主张?它对现代人还有指导作用吗? 17. 请简要分析第④-⑥段的论述层次。(6分) ②首先,它的历史际遇十分复杂,从西汉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就受到 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二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可以用“阳儒阴法”一词来描 18. 结合全文,针对现代人生,作者认为儒学能够提供的“解药”有哪些?(6分) 述,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内里采取法家的手段,一旦国家陷入困境,就把责任推给了儒家。在这种 情况下,儒家的诠释,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形成僵化而封闭的教条,也就不足为怪了。于是, 一般人对儒家的印象就异化为:重视群体和谐而忽略个体差异,讲究人情面子而忘了真诚坦荡,最后 参考答案: 沦为不讲道理的三纲五常,不分黑白的酱缸文化。 16. ①受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②看似受重视,也须替统治者担责。 ③其次,现代人生在西方文化主导及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变得既丰富又复杂。我们身处其 ③相关诠释和印象被异化。(每点3分。共6分) 中,容易觉得忙碌、盲目而茫然。许多学者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其标签,意思是:没有任何观点 17. 首先提出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的观点,接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了 可以免于被质疑与否定,由此形成价值中立或“只问事实不问价值”的现象。因此,如果我们能从儒 孔子作为人文主义者的主张,最后进一步强调个体的意义。(每点2分。共6分) 学中找到“解药”,那将不但是我们之幸,也是全人类的福音。 18. ①每个人都要自我珍惜;②道德价值的主体必须是真诚的个人;③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 ④其实,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若不谈行动者的主体,人生又如何 可逃避的责任;④在群体和个体之间要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共6 可能建构真善美圣等价值呢? 分) ⑤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认为实践人生理想的主动力量在于人。他心目中的人是不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分阶级、族群与贫富差异的,推崇孔子为人文主义者,说他具有深刻的人道情怀,乃是合宜的判断。 陶诗的自然美 问题在于:孔子所谓的“人”,一般都被认定侧重于群体,譬如他的核心观念是“仁”,而“仁”字 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 “从人从二”,自然不离人我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分辨:一方面,孔子对人的期许 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五柳先生 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的“己”显然是指个体 传》说:“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正如宋人黄彻所说: 而言,君子与学者应该有此自觉。另一方面,平凡百姓也有其自我要珍惜,最典型的话语是:“三军 “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 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百姓心中打定了主意,谁都无法再去左右他。在道德修行上更是如 最高的美学理想。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些话正道出了陶 此。 诗的风格特点。 ⑥为何需要强调个体呢?因为不论群体如何相处,道德价值的主体必须是个人,并且是真诚的个 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 人。像“巧言令色,鲜矣仁”一语,不是暗示我们行仁的条件是真诚吗?有真诚才有动力,也才能从 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风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便采取了诗的 事道德实践。 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 ⑦儒家思想重视个体,其重点不是今日社会民主与法治基础上所保障的人权,而是肯定每一个人 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 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因而也有不可抹杀的尊贵价值。 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 “今日天气佳”, “秋菊有佳色”,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