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心雕龙原道.征圣和宗经的理论及内在关系资料
论《文心雕龙》原道、征圣和宗经的理论及内在关系摘要:《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反映在《原道》至《辨骚》五篇中,《序志篇》称这些篇目为“文之枢纽”。其中《原道》、《征圣》和《宗经》三篇,关系密切,阐述执正
论《文心雕龙》原道、征圣和宗经的理论及内在关系 《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反映在《原道》至《辨骚》五篇中,《序志 摘要: “” 篇》称这些篇目为文之枢纽。其中《原道》、《征圣》和《宗经》三篇,关系 密切,阐述执正之理,核心是阐明圣人根据道和上天意志制作的经书是文章的典 范和渊源。因此为文必须宗法经书,故《宗经》是三篇的结穴所在。在这三篇中, 刘勰阐明了对文学的起源和作用、文学的艺术思想标准这些文学问题的根本看法,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文心雕龙》;原道;征圣;宗经;理论;内在关系 关键词: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理论体系非常严密的文学理论著作,前五篇为《原 “ 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刘勰在《序志篇》中说盖 ” 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 1 其中《原道》、《征圣》、《宗经》为一组,阐述执正之理;《正纬》、《辨 2 “” 骚》为一组,阐述驭奇之理,合起来构成了执正驭奇的基本观点。前三篇《原 道》、《征圣》、《宗经》是一个层次,中心思想是阐明圣人根据道和上天意志制 作的经书是文章的典范和渊源,因此为文需要学习儒家经典。 (一)原道 原道的道究竟指得是什么,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侃在《文心雕龙 ·“……‘ 札记原道》中认为:彦和之意,以为文章本由自然生,此与后世言文以 ’……‘’ 载道者截然不同。此则道者,犹佛说之如,其运无道不在,万物之情,人 ……” 伦之传,孰非道之所寄乎?抑别有所谓一家之道乎?刘永济在《文心雕龙 ·“ 校释原道》中认为:舍人论文,首重自然。二字含义,贵能剖析,与近人所谓 ‘’ 自然主义,未可混同。此所谓自然者,即道之异名。道无所不被,大而天地山 ……” 川,小而禽鱼草木,。杨明照在《从〈文心雕龙〉〈原道〉〈序志〉两篇 “‘’ 看刘勰的思想》(《杨明照论文心雕龙》)中认为刘安所原之道,是道家之道; ‘’ 韩愈所原之道,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而刘勰所原之 ‘’…… 道,则为自然之道。什么是自然之道呢?刘勰在《原道》篇里把它概括为 ”“ 天文、地文、人文三个方面。罗宗强在《读文心雕龙手记》(《释文之为德也 ”“” 大矣》)中认为《原道篇》的道,是从老子、到《易》、到儒道融通的道。 王元化在《文心雕龙创作论》(《刘勰的文学起源论与文学创作论》)中认为: “” 以儒家思想为骨干,这时他是倾向于道是儒家的道,后来他又在《文心雕龙讲 “ 疏》(《一九八八年广州〈文心雕龙〉国际研讨会闭幕词》)更侧重于老子的 ” 自然之义,这时他的观点有了变化,更加倾向于道家。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 “”“” 原道论: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荀子和《易传》的思想而来的。童庆炳《童 1 [M].1978727. 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 [M].2007118.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