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名言警句诗词俗语专项训练

哲学中名言警句诗词俗语专项训练(一)唐宋经典名言的哲理赏析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该句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喻意为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取得新的进步。考点透视

哲学中名言警句诗词俗语专项训练(一) 1.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唐宋经典名言的哲理赏析 反映。 1“”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 • 该句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喻意为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 观的,能动的。 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取得新的进步。 3. 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应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 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而不断扩展和向前推移。该句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认识应该不断 4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 “” 的深化和向前推移,这样才能保持清如许,永不过时。 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2“”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5 .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违背世界的本 • 该句出自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意为竹林外斜横出两三枝 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艳丽的桃花,春天的江水变暖鸭子最先知晓。 6 .按图索骥: 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 义的错误。 事物相互联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具有多 7 .画饼充饥: 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 样性,其中有一种重要的联系形式就是因果联系,即事物之间那种 物质。 “”“” 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春江水暖和鸭先知之间就是这种联系。 8 .掩耳盗铃: 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9 .智子疑邻: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 •«» 该句出自唐白居易赋得古原送别,其意为野火烧不绝那些顽强 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的野草,只要春风一吹,便又蓬勃地生长出来。 10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新生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 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它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 11.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努力促进旧事物灭亡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和新事物的产生,这首名句的寓意为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12. 审时度势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 4“ 、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 起来。 «» 该句出自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其意为:堆积九仞高的山,还 13.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 差一筐土就不能成功。 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不,有 14. 目无全牛;庖丁解牛 :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 15.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变又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该句寓示人们,只有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 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 引起质变,平时要注意量的积累。 规律的统一。 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6. 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 «» 该句出自唐李白行路难,其意为: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会到来。 1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而发展的, 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 18.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 :因果联系的 “” 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和曲折,不能灰心丧气。长风破浪会有时寓 观点。 示的就是这个道理。 19 .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 6“”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 事物是 «» 该句出自宋苏洵辨奸论,其意为: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就要起风, 普遍联系的。 柱子下面的石基潮湿就要下雨。 20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事物的部分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本质和现象是不可分的, 离不开整体。 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总是本质的表现,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 21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 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通过对月晕和础润的 22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 :割裂 分析,认识到大气运行的规律性,从而预见到天要刮风和下雨。 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7“”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3 .舍卒保车 :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 该句出自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其意为:从书上学到的知识 寻求最优目标。 终究显得浅薄,要真正弄懂所学的知识,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24 .未雨绸缪 :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 25 .坐井观天 :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化。该句强调了 26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 实践的观点。 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8“”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27 .树欲静而风不止 :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 «» 该句出自唐罗隐蜂,其喻意为:辛勤为民毫无私心的高尚情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考点透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该句折射出一种高 28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尚的人生价值取向。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9“”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9 .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 «» 该句出自唐王翰凉州词,其意为:喝醉了躺倒在沙场上,请不 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 要见笑,自古以来沙场征战,有几人能活者回来? 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 考点透视:不同的价值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对人生 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选择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有很需要影响,该名句反映了守边卫国的 30 .涸泽而渔: 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 将士们那种视死如归的价值观。 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1 .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 :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 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 展的。 3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

腾讯文库哲学中名言警句诗词俗语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