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研究进展论文

黄芩研究进展论文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的干燥根,系极常用中药,别名黄金茶、山茶根、烂心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

黄芩研究进展论文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 ,, 系极常用中药别名黄金茶、山茶根、烂心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 , 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的功效可用来泡茶喝,有清凉 败火、消炎去暑的功效。通过查阅国内大量文献,可以看到近年来 研究者在黄芩的成分、药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较大比 例的研究是针对黄芩中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并从多个角度进行 1 了探讨。现将近年来黄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植物资源、本草 考证 黄芩最早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并列为上品,在我国各地都有分 .freelxy flavanone2R3R-357 布,适应性很强)和(,),,, 2’,6’-pentahydroxy flavanone 五羟基双氢黄酮()系国内首次从正 24 品黄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化合物。吉立从黄芩根中分离得到个 1C23H24O125,2,6’ - 新的苷(苯酚苷),化合物()结构是三羟 -7,8--2’-O-β-D 基二甲氧基黄酮吡喃葡糖甙(黄色晶体);化合物 2C21H20O123,5,7,2’,6’--2’-O-β-D ()结构是五羟基黄酮吡喃葡 3C22H24O102S-5,7- 糖甙(淡黄色晶体);化合物()结构是() -6--7-O-β-D- 二羟基甲氧基黄烷酮吡喃葡糖甙(无色针晶);化合物 4C18H26O10-O-β-D-1→2β-D- ()结构为苄基呋喃芹菜糖基()吡 3 喃葡糖甙(白色无定形粉末)。董建萍等从川黄芩的醚提取和甲 7,-Ⅲ 醇提取部分经聚酰胺柱层析分得个单位其中粘毛黄芩素 viscidulinⅢ-ⅠviscidulinⅠ ()(橙黄色方晶)、粘毛黄芩素()(浅 黄色针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2.1.2 , 萜多种黄芩中发现新的二萜苷类成分如从尼泊尔产的匍匐 Scutellaria repens16 黄芩()的叶中已经分离得到种新的二萜苷类 clerodane diterpenoids,3 从黄芩中分离到种新的倍半木脂素苷类。这 ,scutecyprol B 些萜类成分对鳞翅目昆虫有拒食活性的有效浓度为 100 g/L4Scutellari strigillosa Hemsl m。此外,从伏毛黄芩()中分 13epimicromeric acid 离出种新的三萜以及黄芩素、汉黄芩素、千 22, 层纸素A和白杨黄素等种已知化合物。这些研究表明中药黄芩 , 的有效成分显然不止黄酮类成分至少萜类成分已有线索可寻。 2.1.3 5 微量元素黄芩中也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黄芩中铁、铜、锌、 ,, 锰的含量均很高它们是多种酶的活化中心铁与蛋白质形成的转铁蛋 Cu2+Zn2+ 白、乳铁蛋白直接组成体内的抗菌物质。铜蛋白、、、超 氧化物歧化酶和血浆铜蓝蛋白在体内代谢极速。锌与多种酶、核酸 ,, 和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锰参与蛋白质合成遗传信息传递促进机体 , 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些离子与活性成分共同或协同作用抗 菌消炎而散瘀消肿定痛。镉、铅被认为是对健康有害的元素,黄芩

腾讯文库黄芩研究进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