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2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时作业中图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2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时作业中图版选修一、选择题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征是从内向外分蘖,向外扩大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2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时作业中图版选修 一、选择题 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征是从内向外分 蘖,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 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结合下 图完成1~3题。 1.下列不属于我国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 ) A.内蒙古东部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C.柴达木盆地D.新疆 2.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 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 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 3.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B.过度开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 【解析】 第1题,我国典型的荒漠草原景观,主要出现在西北内陆地区,而我国的内 蒙古东部地区,因距海洋相对较近、降水较多,出现的是典型的温带草原景观。第2题,从 图中图例的分布看,受牧业活动越小的地区大丛所占比例越高,而重牧区表现为小丛所占比 例较大的特征。第3题,图中显示,过度放牧是导致荒漠化的原因之一。

